冶金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其安全生产直接关系到从业人员生命安全和行业健康发展。冶金行业事故频发,机械伤害、高处坠落、中毒和窒息等是高发事故类型,严重威胁从业人员安全。2024年冶金行业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78起,死亡95人,其中较大事故4起,死亡17人。
1. 典型事故类型及原因
冶金行业事故类型主要包括:
- 机械伤害:多因设备操作不当或防护措施缺失导致。
- 高处坠落:常因作业平台缺乏安全防护引发。
- 中毒和窒息:煤气泄漏是主要原因,尤其在高风险场所。
- 灼烫:熔融金属泄漏或接触高温物体造成。
- 物体打击:物料搬运或设备故障引发。
2. 事故高发领域及行业分布
2024年,炼铁、炼钢和铁合金冶炼是事故高发领域,共发生事故70起,占事故总量的89.7%。其中,炼铁事故起数同比上升10.3%,死亡人数同比上升10.4%;炼钢事故起数同比下降10.5%,但死亡人数上升15.8%。这些数据表明,事故集中在高风险环节。
3. 主要问题与挑战
- 高风险场所管理不足:熔融金属和煤气场所一直是事故高发地,部分企业风险管控不到位。
- 检维修作业安全隐患:动火作业、有限空间作业等环节风险较高,缺乏有效安全措施。
- 从业人员安全意识薄弱:部分从业人员未接受充分的安全培训,导致操作失误频发。
4. 改进措施与建议
- 加强风险管控:对熔融金属和煤气场所进行重点监控,完善安全防护设施。
- 强化安全培训:定期开展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 推进数智化转型:利用风险监测预警系统,提升事故预防能力。
- 完善法规与标准:严格执行《冶金企业和有色金属企业安全生产规定》,强化企业安全生产责任。
总结
冶金行业事故频发,严重威胁从业人员安全,行业需从风险管控、安全培训、数智化转型等方面入手,全面提升安全生产水平。通过多方努力,冶金行业有望实现更安全、更高效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