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王府、雍亲王府等22座
北京现存的王府主要分为清代遗存,按等级和历史地位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主要清代王府
-
恭王府
-
位于西城区柳荫街,是清代规模最大的王府,占地约6万平方米。原为和珅宅邸,后成为恭亲王奕訢的府邸,以宏大布局和奢华建筑著称,被誉为“半部清代史”。
-
现为国家一级博物馆,5A级景区,包含藏宝楼、西洋门等建筑。
-
-
雍亲王府(雍和宫)
- 位于北城区安定门里,原为康熙四子胤禛(雍正)的府邸。196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藏传佛教寺庙,称“龙潜福地”。
-
庆亲王府
- 位于西城区定阜街,是清末庆亲王奕劻的王邸。建筑分三部分,现存西部生活居住区,曾是和珅的府邸。
-
礼亲王府
- 位于西城区根南街,明代为嘉定侯周奎私宅,后为清初八大铁帽子王之首代善所居。现存建筑为康亲王杰书所建。
二、其他重要王府
-
克勤郡王府 :位于西城区,是清代宗室府邸,现存建筑保留清代风格。
-
醇亲王府 :分南府(太平湖东里)和北府(后海北岸),现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
豫亲王府 :位于西城区,原为多铎府邸,1916年卖予洛克菲勒家族。
三、分类补充
北京现存王府多属清代四分之一的亲王府、郡王府等级,其他等级如贝勒府、贝子府等较少留存完整建筑。清末统计约50余座,现存22座,另有7座保留部分王府风貌(如克勤、惠亲等)。
四、历史背景
清代北京王府数量庞大,与封建封爵制度密切相关。西城区集中了大部分现存王府,东城区、海淀区等区域也有少量遗存(如圆明园遗址、颐和园部分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