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在磁共振(MRI)上的信号特征主要表现为中等强度,具体信号表现因成像序列(如T1或T2加权)和肌肉状态(正常、损伤或病变)而异。正常肌肉在T1加权像上呈中等灰色信号,低于脂肪但高于脑脊液;在T2加权像上信号相对较低且纹理清晰。肌肉损伤或病变时,信号会异常增高(如水肿、炎症)或降低(如萎缩、变性),MRI能精准显示这些变化,成为临床诊断的重要工具。
-
正常肌肉的信号表现
健康肌肉在T1加权像中呈现均匀的中等信号,边界清晰;T2加权像信号略低,但肌束结构分明。肌腱和韧带因纤维含量高,信号强度更低。这种差异源于肌肉的质子密度和弛豫时间(T1较长、T2较短)特性。 -
异常肌肉的信号变化
- 水肿与炎症:T2加权像信号显著增高(如拉伤、肌炎),提示组织水分增加。
- 损伤分级:I度损伤表现为局部T2高信号;Ⅲ度损伤可见肌纤维中断。
- 萎缩或变性:信号可能降低,如神经病变导致的肌肉萎缩。
-
MRI的临床优势
MRI对软组织分辨率极高,能区分肌肉、肌腱、韧带及周围组织,尤其适用于隐匿性损伤或慢性病变(如肌病)的早期发现。
若MRI显示肌肉信号异常,需结合临床症状进一步检查,避免自行解读。专业影像科医生的综合分析是确诊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