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村自主改造补偿价因地区政策、房屋结构及改造方式不同存在差异,主要分为以下四类:
一、房屋价值补偿
-
结构分类标准:按简易结构(1000元/㎡)、砖木结构(1500-2500元/㎡)、砖混结构(2500-3500元/㎡)、框架结构(3500-4400元/㎡)划分,包含建筑成本与装修费用。
-
经营性房屋:商铺、厂房等按960-4200元/㎡计算,自搭阁楼按170-340元/㎡/㎡补偿。
二、合法面积认定规则
-
有产权证:以房产证登记面积为准。
-
无产权证:按宅基地面积的3.5倍计算(如100㎡宅基地对应350㎡合法面积)。
三、安置标准
-
安置面积上限:280㎡为红线,超建部分仅现金补偿(3800元/㎡)。
-
货币补偿奖励:选择货币补偿可额外获得2800元/㎡奖励金,总计6600元/㎡。
四、其他费用
-
土地补偿:按区域划分,如深汕合作区为30.6万元/公顷土地补偿费。
-
迁移成本:临时安置费、搬迁费参考历史标准(如15-20元/㎡),可能随政策调整。
注意 :实际补偿需结合房屋评估、当地政策及改造方案综合确定,建议咨询专业机构获取个性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