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车驾驶员的安全教育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安全行车规定 :
-
驾驶员必须携带有效驾驶证、行驶证及相关证件。
-
不疲劳驾驶、不酒后驾车。
-
遵守交通规则,不违章驾车。
-
经常学习交通法例,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相关交通安全管理的规章规则。
-
保持车况良好,定期检查车辆运载状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
校内车速不得超过每小时5公里,载送学生的车辆行驶车速不得超过每小时50公里。
-
家长未在接送地点等待时,可在附近打电话通知家长或将学生送回学校,不得让学生单独回家。
-
司机应准时抵达停车点,若提早抵达应确认已上齐学生,否则需等待至预定时间方可开车。
-
不得私下同意其他人搭乘校车。
-
出车前要例行检查车辆的水、电、油及其他性能是否正常,发现不正常时,要立刻加补或检查。出车回来要检查存油量,发现油量不足,应立即加油,不得将学生载入加油站加油。
- 违规与事故处理 :
- 车辆在途中如遇不可抗力之车祸发生,应先抢救伤患人员,迅速做好相应的安全措施,向邻近公安机关报案,并立刻与管理部门联系协助处理。如属小事故(无人员伤亡)可先行处理后向管理部门报告。
- 汽车例行养护维修 :
- 车辆例行养护是各级养护的基础,司机应做好预防性的日常保护作业,以清洁、检查为中心内容。如附件齐备、螺栓、螺母不松、不缺,保持轮胎气压正常、制动可靠、转向灵活。
- 安全驾驶规范 :
- 驾驶员一定要加强车辆检查,杜绝“病车”上路,配齐校车安全防护设施,严格遵守道路交通法律法规,认清超速、超员、疲劳驾驶、酒后驾驶的危害性,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提高职业道德和修养,切实履行好自身职责,自觉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做到安全驾驶、文明出行,确保接送学生的安全。
- 应急处理能力 :
-
熟悉并掌握校车应急预案和应急处置流程,遇到紧急情况能够迅速、准确地采取措施。
-
加强与学生家长和学校的沟通联系,及时报告校车运行情况和遇到的问题。
- 法律法规遵守 :
-
严格遵守《校车安全管理条例》及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确保校车保持良好安全技术状况,不使用无牌无证、不符合安全技术标准的车辆接送学生。
-
驾驶校车时,应严格遵章守法,不超速、不超员、不疲劳驾驶、不酒后驾驶,确保行车安全。
- 驾驶行为 :
-
驾驶校车接送学生时,应严格按照核定载客人数载运学生,切勿超员载客。
-
严禁在车辆行驶中接打电话,以免分散注意力。
-
谨慎驾驶,保持安全车距,特别是在雨天、泥泞道路或坡道弯路、临崖临水等危险路段时,要注意观察路况,确认安全后低速通过。
- 学生上下车安全 :
-
选择安全地点停靠车辆,并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组织学生依次、有序上下车辆。
-
学生上车后,要提醒并帮助学生系好安全带,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正确使用安全带。
-
下车时,要注意观察周围情况,避免学生在车辆周围玩耍或突然冲出,确保学生安全离开车辆。
- 车辆维护保养 :
-
定期对校车进行安全检验,确保车辆性能良好,及时排除安全隐患。
-
按照校车行驶路线、开行时间、停靠站点接送学生,不随意更改路线和时间。
通过这些内容的教育和培训,校车驾驶员能够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和驾驶技能,从而有效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保障学生的出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