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继续教育是针对会计人员的强制性培训,旨在提升其专业知识和技能。即使没有从事会计工作,持有会计证书的人员也需要参加继续教育。
会计继续教育的对象
持有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证书的人员
根据财政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的《会计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持有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证书的人员应当自取得证书的次年开始参加继续教育,并在规定时间内取得规定学分。
即使没有从事会计工作,持有会计证书的人员也需要参加继续教育,以保持其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更新。
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且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
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且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应当自从事会计工作的次年开始参加继续教育,并在规定时间内取得规定学分。
这部分人员因为有实际工作经验,更需要通过继续教育来提升其专业能力和职业道德。
不从事会计工作但持有会计证书的人员
即使不从事会计工作,但持有会计证书的人员也需要参加继续教育。这是因为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依然是能力水平的有效证明。持有会计证书的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可以保持其专业知识的更新,同时也为将来可能的就业机会做好准备。
会计继续教育的学分要求
学分制管理
会计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实行学分制管理,每年参加继续教育取得的学分不少于90学分,其中专业科目一般不少于总学分的三分之二。
学分制管理确保了继续教育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要求会计人员每年都要完成一定的学分,以保持其专业知识的更新。
学分计量标准
参加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等会计相关考试,每通过一科考试或被录取的,折算为90学分;参加会计类专业会议,每天折算为10学分;独立承担继续教育管理部门或行业组织(团体)的会计类研究课题,课题结项的,每项研究课题折算为90学分等。
多种学分计量标准为会计人员提供了多种途径来获取学分,方便其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学习方式。
会计继续教育的形式
网络教育
会计人员可以通过当地财政局或财政厅网站进行学习并考试,也可以通过第三方会计培训学校缴纳费用进行学习。网络教育形式灵活,方便会计人员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进行学习,提高了继续教育的可及性。
面授教育
面授教育通常由财政部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或会计继续教育机构组织,会计人员需要现场参加。面授教育形式能够提供面对面的互动和交流,有助于会计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
不参加继续教育的影响
影响会计职称考试报名
部分地区会计职称考试需要附上继续教育完成记录,未完成继续教育可能无法报名参加考试。继续教育是会计职称考试的重要条件之一,未完成继续教育将影响考试报名,进而影响职业发展。
影响人才评优评选
不参加继续教育将会在参与评优评先、高端选拔中失去竞争力,影响各种福利待遇与资源。继续教育不仅是专业能力的要求,也是职业道德和综合素质的体现,对个人的职业发展和晋升有重要影响。
影响升职加薪
继续教育的完成情况变成了一项重要的考核依据,忽略继续教育的学习可能失去明显的职场竞争优势。继续教育的完成情况直接影响会计人员在职场中的竞争力和晋升机会,是职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会计继续教育是每位会计人员必须参加的活动,无论是否从事会计工作,持有会计证书的人员都需要定期参加。继续教育不仅有助于保持专业知识的更新,还能提升职业道德和综合素质,对个人的职业发展和晋升有重要影响。
会计继续教育有哪些形式?
会计继续教育的形式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
参加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财政部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等组织的培训:
- 会计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
- 高端会计人才培训
- 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等会计相关考试
- 会计类专业会议等
-
参加会计继续教育机构或用人单位组织的培训:
- 会计脱产培训
- 远程网络化会计培训
- 面授教育等
-
参加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承认的会计类学历(学位)教育:
- 中专以上会计类专业学历(学位)教育
-
参加注册会计师、资产评估师、税务师等继续教育培训:
- 中国注册会计师继续教育培训等
-
参加会计类专业会议:
- 每天折算为10学分
-
承担会计类研究课题或发表会计类论文:
- 承担继续教育管理部门或行业组织的会计类研究课题
- 在有国内统一刊号(CN)的经济管理类报刊上发表会计类论文
- 公开出版会计类书籍
-
参加会计类知识大赛:
- 参加省级以上财政部门、中央有关部门组织的会计类知识大赛
-
视同继续教育:
- 参加财政部组织的全国会计领军人才考试、省级财政部门组织的高端会计人才考试等
-
网络教育:
- 通过各市财政局公布的网络继续教育机构进行注册学习
会计继续教育需要哪些条件?
会计继续教育是为了确保会计人员能够持续更新专业知识,适应行业发展的需要。以下是会计继续教育需要满足的条件:
适用人群
- 具有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包括取得初级、中级、高级、正高级会计职称的人员。
- 不具有会计专业技术资格但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包括出纳、稽核、财务报告编制等具体会计工作的人员。
学分要求
- 每年学分要求:会计专业技术人员每年需要完成不少于90学分的继续教育,其中专业科目一般不少于总学分的三分之二。
- 学分折算:参加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等会计相关考试,每通过一科考试或被录取的,折算为90学分。
时间安排
- 开始时间:具有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应自取得资格的次年开始参加继续教育;不具有会计专业技术资格但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应自从事会计工作的次年开始参加继续教育。
- 补学机制:从2025年起,专业技术人员可在每年初的一个月内补学前一年的课程。
继续教育的内容与形式
- 内容:包括公需科目和专业科目,涵盖法律法规、职业道德、新理论、新知识等。
- 形式:包括参加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财政部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组织的继续教育培训、高端会计人才培训、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等会计相关考试、会计类专业会议等。
会计继续教育对从业者有哪些好处?
会计继续教育对从业者有多方面的好处,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好处:
-
提升专业能力:
- 通过继续教育,会计人员可以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掌握新的政策和方法,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 继续教育提供了学习新的会计方法、技术和工具的机会,如财务软件、数据分析等,帮助会计人员提升专业技能。
-
适应法规变化:
- 会计法规和准则不断更新,继续教育可以帮助会计人员了解最新的法规和准则,确保在工作中遵守法律法规,避免因不了解法规而导致的风险。
-
促进职业发展:
- 继续教育是会计专业技术人员聘任会计专业技术职务和申报评定上一级资格的重要依据,直接影响岗位申请及升职加薪。
- 通过继续教育,会计人员可以拓宽职业道路,有机会进入更高级别的岗位或承担更多的责任。
-
提高职业道德水平:
- 继续教育不仅关注专业技能的提升,还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强化职业操守和诚信意识。
-
增强竞争力:
- 在竞争激烈的行业中,持续学习和提升是保持职业优势的关键。通过继续教育,会计人员可以获得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如晋升、加薪等。
-
应对信息技术发展的挑战:
- 随着信息化、数字化迅速发展,会计人员需要掌握新的信息技术和工具。继续教育提供了学习这些新技术和工具的机会,提升工作效率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