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潮信息确实属于人工智能板块。以下将从浪潮信息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布局、主要产品和技术、市场表现和未来规划等方面进行详细说明。
浪潮信息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布局
全面升级“元脑”品牌
浪潮信息在2024年4月17日的生态伙伴大会(IPF2024)上宣布全面升级“元脑”品牌,将其定位为包括所有计算产品的智算品牌,旨在全面进击人工智能产业。
这一品牌升级标志着浪潮信息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战略重心,通过“元脑”品牌,浪潮信息不仅提供计算产品,还构建了一个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生态系统。
业务战略和产品创新
浪潮信息将计算品牌全面升级为“元脑”,从业务战略、产品创新、生态发展等各个方面,构建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业务体系,聚焦算法、算力、数据、互联,全面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创新和产业化落地。
这种全面的战略布局显示了浪潮信息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深度参与和长远规划,旨在通过技术创新和市场扩展,提升其在人工智能市场的竞争力。
浪潮信息的主要人工智能产品和技术
企业大模型开发平台EPAI
浪潮信息发布了企业大模型开发平台EPAI(Enterprise Platform of AI)“元脑企智”,为企业AI大模型落地应用提供高效、易用、安全的端到端开发平台。
EPAI平台的推出解决了大模型开发中的诸多挑战,如生态离散导致的多元多模适配难、模型训练和部署复杂等,显著提升了企业大模型应用的开发效率。
AI服务器和AI算力平台
浪潮信息在AI服务器领域具有强大的技术实力,其AI服务器全球市场份额第一。公司发布的AI通用服务器NF8260G7在通用处理器平台上首次实现单机可运行千亿参数“源2.0”大模型。
这些高端AI服务器和算力平台不仅支持大模型的训练和推理,还为各类AI应用提供了强大的计算支持,进一步巩固了浪潮信息在AI市场的领导地位。
浪潮信息的市场表现和未来规划
市场表现
浪潮信息在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831亿元,同比增长72.26%;净利润为12.94亿元,同比增长67%。这一显著的业绩增长反映了市场对浪潮信息AI产品和服务的强劲需求,显示出公司在AI领域的市场表现优异。
未来规划
浪潮信息计划通过开源开放、生态协同、系统创新与工具赋能,将自身积累的人工智能能力与实践,赋能给更多生态伙伴,实现人工智能创新力从内生增长到共生增长。
这一规划表明浪潮信息将继续加大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投入,通过技术创新和生态合作,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产业落地。
浪潮信息不仅在人工智能领域有着全面的布局,还通过推出多款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展示了其在AI市场的强大竞争力。未来,浪潮信息将继续通过技术创新和市场扩展,进一步巩固其在AI领域的领导地位。
浪潮信息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具体应用有哪些?
浪潮信息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具体应用涵盖了多个行业和场景,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应用领域:
1. AI服务器与算力基础设施
- 浪潮信息推出了专为人工智能计算设计的服务器产品,如NF8260G7,支持千亿参数大模型,具备高性能和高带宽特性。
- 公司还提供了AIStation平台,支持从数据处理到模型训练、微调和推理的全流程高效交付,优化了AI计算系统的实际算力利用率。
2. 大模型与平台
- 浪潮信息发布了企业大模型开发平台EPAI(元脑企智),为企业AI大模型落地应用提供高效、易用、安全的端到端开发平台。
- 公司还推出了智慧服务大模型一体机,支持DeepSeek大模型,应用于客户服务、咨询辅导、办公辅助和知识管理等场景。
3. 智能制造
-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优化生产流程,提高制造效率和质量。通过智能监测和分析,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降低人力成本。
4. 智慧城市
- 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浪潮信息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城市管理效率,如智能交通系统和智能安防系统。
5. 金融服务
- 为金融行业提供智能风控、智能客服等解决方案,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客户数据进行深度分析,识别潜在风险,提供个性化的金融服务。
6. 医疗健康
-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辅助诊断和治疗,通过智能影像识别等技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
7. 教育
- 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教育领域,提供智能教学、智能评估等解决方案,通过智能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教师提供针对性的教学建议。
8. 智慧矿山
- 推出搭载DeepSeek的智慧矿山解决方案,为传统矿山装上“AI大脑”,实现安全与效率的双重跃升,包括智能综合管控平台、AI视频分析平台和灾害综合防治系统。
浪潮信息的人工智能业务营收占比是多少?
浪潮信息的人工智能业务营收占比为35%。这一数据来源于2024年前三季度的财报,其中AI服务器作为核心产品,出货量同比增长120%,客户覆盖百度、阿里云及海外头部云厂商。
浪潮信息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对手有哪些?
浪潮信息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对手主要包括以下几家公司:
-
华为:
- 优势:通信技术实力强劲,芯片自研能力突出,产品生态完善。
- 挑战:受外部环境影响,海外市场拓展面临一定挑战。
-
中科曙光:
- 优势:高性能计算领域技术深厚,在科研机构等特定领域品牌认可度高。
- 挑战:市场响应速度相对较慢,在大规模商业应用推广上稍显滞后。
-
新华三:
- 优势:在网络技术融合及通用服务器领域经验丰富,产品稳定性高。
- 挑战:行业定制化解决方案灵活性稍逊于浪潮信息。
-
联想:
- 优势:品牌知名度高,全球销售渠道广泛。
- 挑战:技术创新投入相对不足,产品差异化不够明显。
-
戴尔:
- 优势:在高端服务器和存储技术方面有优势,服务体系成熟。
- 挑战:业务重心偏向传统领域,在新兴技术应用上转型稍慢。
-
惠普:
- 优势:在高端服务器和存储技术方面有优势,服务体系成熟。
- 挑战:业务重心偏向传统领域,在新兴技术应用上转型稍慢。
-
云赛智联:
- 优势:在上海DaaS数据平台、超算中心等项目上扎根很深,财务数据稳健。
- 挑战:业务主要集中在上海,面临地域限制,创新活力有待提升。
-
并行科技:
- 优势:并行计算技术稀缺性高,尤其在千亿参数大模型训练中不可或缺。
- 挑战:客户集中度高,深度依赖少数客户,议价能力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