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山东中医药大学共开设35个本科专业,涵盖医、理、文、工、管等7大学科门类,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一流专业11个,临床医学学科进入全球前1%。
作为山东省重点高校,该校以中医药为特色,形成了完整的本硕博培养体系,专业设置兼顾传统与现代医学需求。以下从专业布局与重点建设两个维度展开分析:
一、专业设置全景
医学类核心专业
- 中医学(含5+3一体化、儿科方向等)与中西医临床医学为五年制王牌,培养复合型临床人才。
- 针灸推拿学、中医骨伤科学等传承学科,学制五年,突出中医特色诊疗技术。
- 新增专业:2025年开设临床医学、眼视光医学(五年制)及健康服务与管理(四年制),拓展现代医学与健康产业领域。
专业名称 学制 标签 就业方向 中医学(5+3一体化) 8年 国家级特色、B学科 三甲医院、科研机构 针灸推拿学 5年 国家重点 康复中心、海外诊所 临床医学 5年 全球前1%学科 综合医院、专科医疗 药学与工程技术类
- 中药学(四年制)依托国家重点学科,覆盖药材研发、质检全产业链。
- 制药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等工科专业,强化中医药现代化技术应用。
交叉学科与管理类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省重点)聚焦医疗大数据,市场营销融合中医药知识。
- 应用心理学、运动康复等专业体现“体医结合”特色。
二、重点专业建设成果
国家级优势专业群
- 中医学、中药学、针灸推拿学、制药工程入选国家级特色专业,获教育部综合改革试点支持。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医骨伤科学新增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凸显学科交叉实力。
省级重点培育方向
- 中医康复学、中医养生学列为省级一流专业,响应健康中国战略需求。
- 护理学、眼视光学等专业依托附属医院资源,就业率持续超98%。
国际化学科突破
药理学与毒物学、临床医学进入ESI全球前1%,科研水平获国际认可。
山东中医药大学以特色鲜明的专业体系与扎实的学科基础,成为中医药高等教育的重要阵地。传统医学与现代科技的深度融合,为其专业发展注入持续活力,为行业输送了大量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