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农业工程学院2025年共开设本科专业42个,其中重点专业包括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智慧农业、智能建造等。
2025年,该校本科专业总数增至42个,涵盖工学、农学、管理学等领域。重点专业聚焦“智慧+农业”交叉融合,新增智慧农业、智能建造等战略新兴专业,同时保留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土地资源管理等传统优势专业,形成“传统焕新+新兴引领”的专业布局。
一、2025年本科专业开设情况
1.新增专业
- 智慧农业(专升本):对接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融合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与智能装备,培养现代农业复合型人才。
- 智能建造(专升本):面向智慧城市与新农村建设,强调土木工程与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的结合,服务基础设施智能化升级。
-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升本):聚焦设施农业系统设计与管理,强化现代工程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2.传统优势专业
- 物联网工程:省级一流本科专业,注重农业物联网技术研发与应用,服务于精准农业与智能监测。
- 土地资源管理: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培养土地规划、利用与保护的复合型人才,支撑城乡融合发展。
- 食品质量与安全:省级一流本科专业,聚焦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与管理,助力食品安全体系构建。
二、重点专业对比分析
专业名称 | 培养方向 | 核心课程 | 就业领域 |
---|---|---|---|
智慧农业 | 农业数字化与智能化 | 农业大数据、智能装备应用 | 农业科技公司、智慧农场、政府部门 |
智能建造 | 基础设施智能化设计与施工 | BIM 技术、智能施工管理 | 建筑企业、智慧城市项目、工程咨询 |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 | 设施农业系统设计与管理 | 温室环境控制、农业工程原理 | 农业园区、设施农业企业、科研院所 |
物联网工程 | 农业物联网技术研发与应用 | 传感器技术、无线通信网络 | 农业物联网企业、智能农业服务商 |
三、专业建设特色与优势
1.战略新兴产业布局
学校主动对接山东省“十强产业”,新增智慧农业、智能建造等专业,强化“智慧+农业”交叉融合,推动传统农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政府与行业协同育人
依托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联合地方政府与企业共建实训基地,例如与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合作开展智慧农业实践项目,提升学生实战能力。
3.国家级教学改革试点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作为国家级教学改革试点,引入“校企双导师”模式,培养具备网络工程与农业信息化双重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四、专业发展前景
随着国家“乡村振兴”与“数字中国”战略深入推进,智慧农业、智能建造等专业人才需求旺盛。学校通过动态调整专业结构,强化“产学研用”结合,毕业生在现代农业科技企业、智慧城市建设项目、政府农业管理部门等领域具有显著就业优势。
总结:山东农业工程学院2025年专业设置以服务国家战略与区域经济为核心,通过新增智慧农业、智能建造等新兴专业,优化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物联网工程等传统优势专业,构建了覆盖现代农业全产业链的人才培养体系,为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