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康复大学共开设9个本科专业,重点聚焦于康复物理治疗、康复作业治疗及智能医学工程等方向。
康复大学作为我国首家以康复为核心的研究型大学,在2025年进一步拓展了其本科专业设置,新增4个专业后总数达到9个,涵盖医学、工学、理学等多个学科门类。学校在原有基础上强化了康复科学与工程技术的融合,并结合社会需求和科研前沿推动多学科协同发展。以下将从整体布局、专业分类及重点专业三个方面展开阐述。
一、整体专业布局
- 专业数量与分布
2025年康复大学本科专业总数增至9个,相比2024年的5个专业有了显著扩充,体现了学校快速发展的态势。
年份 | 本科专业数量 | 招生人数 | 主要专业领域 |
---|---|---|---|
2024 | 5 | 300 | 康复治疗、生物医学、临床医学等 |
2025 | 9 | 400 | 康复治疗、生物医学、智能医学、神经科学等 |
- 学科交叉融合
学校坚持“医工结合、学科交叉”的办学理念,构建以康复科学为核心,以医学、理学、工学为主体的学科体系,同时融合管理学、教育学等多学科发展。
二、专业分类情况
医学类专业
包括康复物理治疗、康复作业治疗、临床医学等,主要服务于康复医疗实践与人才培养。工学类专业
设有生物医学工程、智能医学工程、生物材料等,强调工程技术在康复领域的应用与发展。理学类专业
如生物信息学、神经科学等,注重基础科学研究与数据驱动的康复探索。
三、重点专业介绍
康复物理治疗
作为学校的首批招生专业之一,该专业致力于培养具备现代康复理念和技术的高素质物理治疗师,是学校最具代表性的特色专业之一。康复作业治疗
同样为首批设立的专业,关注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恢复,具有较强的临床实用性与社会服务价值。智能医学工程
该专业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与医学工程,面向未来智慧医疗发展,是学校重点建设的新兴交叉学科。
专业名称 | 所属类别 | 特色方向 | 培养目标 |
---|---|---|---|
康复物理治疗 | 医学 | 运动康复、神经系统康复 | 培养高级物理治疗人才 |
康复作业治疗 | 医学 | 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心理康复 | 培养综合康复服务人才 |
智能医学工程 | 工学 | 医疗AI、远程康复系统开发 | 培养智能医疗技术开发与应用人才 |
学校通过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强化优势学科,逐步形成了覆盖康复全过程的专业体系。2025年,随着新专业的增设与招生规模的扩大,康复大学将进一步提升其在康复医学与相关工程技术领域的影响力,助力国家健康战略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