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大学2025年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双一流学科及40余个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构成特色专业体系。
内蒙古大学作为“双一流”建设高校、“211工程”重点院校,2025年特色专业覆盖文、理、工、经、法等多领域,以国家级特色专业为基础,结合双一流学科与一流本科专业,形成“核心优势突出、覆盖领域广泛”的专业布局。
一、核心优势学科
双一流建设学科——生物学
生物学为内蒙古大学“双一流”建设学科,在植物与动物科学领域进入全球ESI前1%,聚焦哺乳动物生殖生物学、草原生物多样性等研究方向,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与高水平科研团队,为北方生态安全屏障建设提供科技支撑。学科评估优势学科
学校多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表现突出,具体如下:
学科名称 | 评估等级 | 研究方向特色 |
---|---|---|
民族学 | B | 北方少数民族历史、语言与非物质文化研究 |
中国语言文学 | B | 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与文化传承 |
生态学 | B | 草原生态系统修复、景观生态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B- | 信息技术与区域产业融合应用 |
二、国家级特色专业
- 传统优势专业群
生物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其中生物科学依托双一流学科资源,教学与科研实力突出;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聚焦蒙古族文化遗产挖掘,是民族文化研究高地。
三、一流本科专业体系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
覆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民族学、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40余个专业,涵盖人文社科与理工交叉领域,如法学专业为高考生认可度最高专业之一,2025年山东录取最低分达602分。省级一流本科专业
包括政治学与行政学、社会工作、应用物理学、大气科学、土木工程等20余个专业,侧重区域发展需求,如应用物理学服务能源与材料产业,土木工程支撑基础设施建设。
内蒙古大学2025年特色专业以学科评估与一流建设为核心,传统优势与新兴领域协同发展,既强化民族文化研究、生态保护等特色方向,又覆盖信息技术、法学等热门领域,为学生提供多元成长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