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集志愿录取顺序是高考录取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了解其具体规则有助于考生更好地进行志愿填报。以下是关于征集志愿录取顺序的详细信息。
征集志愿录取顺序
平行志愿录取顺序
- 分数优先:征集志愿的录取首先根据考生的高考成绩进行排序,高分考生优先进行投档。
- 遵循志愿:在分数相同的情况下,按照考生填报的志愿顺序进行检索和投档。
- 一轮投档:每个考生只有一次投档机会,一旦投档成功,后续志愿不再检索。
顺序志愿录取顺序
- 志愿优先:顺序志愿模式下,考生填报的志愿有先后顺序,优先录取第一志愿考生。
- 分数优先:在分数相同的情况下,按照考生填报的志愿顺序进行录取。
- 多次投档:顺序志愿模式下,考生有多次投档机会,直到被录取或所有志愿检索完毕。
征集志愿的填报策略
精准定位
考生应根据自己的分数和兴趣,合理选择征集志愿的院校和专业,避免盲目追求热门院校或专业。
关注实时动态
考生和家长应密切关注征集志愿的时间和相关信息,及时填报征集志愿,避免错过机会。
灵活运用策略
考生可以采用梯度填报的策略,将心仪的院校和专业放在前面,同时选择一些相对稳妥的备选方案,以提高录取几率。
征集志愿的注意事项
志愿作废情况
第一次征集志愿后,原填报志愿作废;第二次征集后,第一次征集的志愿作废,录取程序将按最新征集的志愿投档。
录取概率
征集志愿的录取概率相对较低,但高分考生仍有较大机会被录取。低分考生可以关注降分征集的情况。
征集志愿录取顺序主要遵循平行志愿和顺序志愿的不同规则。考生应根据自己的分数和兴趣,合理选择征集志愿的院校和专业,并密切关注相关信息,及时填报征集志愿,以提高录取几率。
征集志愿的院校有哪些
征集志愿的院校名单因年份、省份和批次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以下是一些在2024年和2025年参与征集志愿的院校示例:
2024年征集志愿院校名单
-
上海市:
- 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
- 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
- 上海立达学院
- 上海兴伟学院
- 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瑞酒店管理学院
- 北京城市学院
- 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
- 北京金融科技学院
- 天津商业大学宝德学院
-
辽宁省:
- 沈阳工业大学
- 长春工程学院
- 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
-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
- 大连工业大学艺术与信息工程学院
- 沈阳城市建设学院
- 辽宁理工学院
- 长春光华学院
- 河北工程大学
- 华北理工大学
-
山东省:
- 齐鲁医药学院
- 青岛滨海学院
- 烟台南山学院
- 潍坊科技学院
- 山东英才学院
- 青岛恒星科技学院
- 青岛黄海学院
- 山东现代学院
- 山东协和学院
-
湖南省:
-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 吉首大学
- 湖南文理学院
- 湖南工业大学
- 南华大学
- 湖南师范大学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衡阳师范学院
- 华北理工大学
- 燕京理工学院
- 河北医科大学临床学院
2025年征集志愿院校名单
-
山东省:
- 东北电力大学
- 安徽财经大学
- 天津理工大学
- 长春理工大学
- 济南大学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山东财经大学
- 济南大学
- 山东建筑大学
- 山东理工大学
-
上海市:
- 毕节职业技术学院
征集志愿的填报技巧和注意事项
征集志愿是高考录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为未被录取的考生提供了再次选择的机会。以下是关于征集志愿的填报技巧和注意事项:
征集志愿的填报技巧
-
密切关注信息:
- 及时关注省教育考试院或相关机构公布的征集志愿信息,包括填报时间和缺额院校、专业等。
-
合理定位:
- 根据自己的高考成绩和位次,合理选择院校和专业,避免盲目追求高分院校和热门专业。
-
梯度填写:
- 采用“冲、稳、保”的原则,合理安排志愿顺序,形成合理的梯度,增加被录取的机会。
-
量力而行,服从调剂:
- 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院校和专业,如果对专业没有特别要求,建议选择服从调剂,以增加录取概率。
-
了解院校和专业信息:
- 在填报前,详细了解目标院校和专业的综合实力、学科优势、专业设置等信息,做出科学合理的选择。
征集志愿的注意事项
-
确认资格:
- 只有未被录取且符合征集志愿条件的考生才能填报,已被录取的考生不能参加征集志愿。
-
注意时间:
- 征集志愿的填报时间较短,考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填报,逾期将不能再填报。
-
避免“扎堆”:
- 征集志愿并不意味着分数会降低,某些专业可能因报考集中而录取分数更高,考生应避免盲目跟风。
-
谨慎选择专业:
- 考生要谨慎选择剩余的专业,一旦被录取,就不能退档调换。
-
查看招生章程:
- 认真查看院校的招生章程,了解限报专业和特殊要求,避免因不符合条件而落选。
征集志愿被录取的几率有多大
征集志愿的录取几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考生的分数、征集志愿的名额、院校和专业的热门程度等。以下是一些关键点:
录取几率
- 总体几率:征集志愿的录取几率相对较大,尤其是对于第一类缺额计划,只要达到一批录取控制分数线且尚未被录取的考生均可填报,没有最低分数和位次的限制。
- 分数影响:考生的分数越高,竞争力就越大,可以选择的院校和专业也就越多。高分考生在征集志愿中被录取的几率比分数较低的考生高很多。
- 名额比例:征集志愿的名额一般只占正常录取的15%左右,录取的机会没有第一次录取的机会大。
填报技巧
- 冷热结合:不要只关注热门院校和热门专业,应冷热结合,增加录取机会。
- 梯度填报:采用“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的策略,合理设置志愿梯度。
- 量力而行:根据自己的分数合理选择院校和专业,避免盲目冲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