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AI眼镜市场正在快速发展,众多公司纷纷进入这一领域。以下是根据技术实力、市场表现和产业链布局等因素,列出的中国AI眼镜公司排名前十的名单。
主要公司
- 博士眼镜:与雷鸟创新、ROKID等品牌合作,2023年营收12亿元,同比增长22%。
- 苏大维格:掌握纳米压印技术,衍射光波导镜片成本降低80%。
- 歌尔股份:北美大客户首代消费级AI眼镜PEGASUS唯一组装商,年规划产能500万台。
- 水晶光电:掌握多条AR光波导技术路线,2024年量产能力达50万片/年。
- 长盈精密:消费类电子精密结构件及模组收入占比48.2%。
- 国星光电:LED封装及组件产品收入占比72.49%。
- 华灿光电:LED芯片收入占比50.43%。
- 亿道信息:AR/VR类自研产品包括观影类VR一体机等。
- 卓翼科技:智能穿戴产品ARY01-ARY04四款产品预研,2024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290.98亿元。
- 胜利精密:消费电子产品业务及汽车零部件业务。
市场表现
- 博士眼镜:2023年营收12亿元,同比增长22%,净利润1.3亿元,同比增长69%。
- 明月镜片:2023年市场份额高达12.4%,智能眼镜已在小米旗舰店发售。
- 水晶光电: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47.1亿元,同比增长32.69%,净利润8.62亿元,同比增长96.77%。
- 歌尔股份:年规划产能500万台,市场地位稳固。
- 长盈精密:2024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290.98亿元。
技术优势
- 苏大维格:独家掌握大面积纳米压印技术,衍射光波导镜片成本降低80%。
- 水晶光电:掌握多条AR光波导技术路线,全球少数能量产BirdBath方案的超薄光波导镜片供应商。
- 歌尔股份:智能无线轻量化AR眼镜研发项目,北美大客户首代消费级AI眼镜PEGASUS唯一组装商。
- 长盈精密:消费类电子精密结构件及模组收入占比48.2%。
- 国星光电:LED封装及组件产品收入占比72.49%。
未来展望
- 博士眼镜:通过与多个知名品牌合作,稳步推进AI眼镜技术的成熟。
- 明月镜片:在传统光学领域的深厚积累,推动智能眼镜技术的快速发展。
- 水晶光电:在AR/VR及相关领域持续突破,未来将在智能眼镜领域占据重要地位。
- 歌尔股份:年规划产能500万台,市场地位稳固。
- 长盈精密:2024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290.98亿元。
中国AI眼镜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众多公司在技术研发、市场布局和产业链协同等方面表现出色。博士眼镜、苏大维格、歌尔股份、水晶光电和长盈精密等公司在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凭借其在技术、市场和产业链方面的优势,未来有望在AI眼镜领域继续领跑。
中国AI眼镜公司有哪些?
中国AI眼镜公司正在迅速崛起,并在技术创新和市场推广方面取得显著进展。以下是一些知名的中国AI眼镜公司:
-
Rokid:
- Rokid是一家专注于人工智能和智能硬件的高科技企业,其AI眼镜产品集成了语音识别、图像识别等多种AI功能,广泛应用于运动、户外、教育和安防等领域。
-
雷鸟创新:
- 雷鸟创新是TCL旗下的智能眼镜品牌,推出了多款AI眼镜产品,如雷鸟Air 2等,产品在北美、欧洲及日韩等国家和地区销售表现优异。
-
XREAL:
- XREAL是一家专注于AR眼镜的公司,其产品在亚马逊等国际电商平台上销量领先,致力于将AI与AR技术结合,提供更智能的视觉体验。
-
闪极:
- 闪极科技推出了集AI、拍摄、记忆等功能于一体的智能眼镜,尽管在产品设计和功能实现上遇到了一些挑战,但其产品在市场上仍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
影目科技:
- 影目科技推出了INMO X眼镜,具备AI语音助手、图像识别等功能,专注于为消费者提供轻便、智能的AI眼镜产品。
-
BleeqUp:
- BleeqUp是一家专注于AI户外运动眼镜的公司,其产品在MWC25上吸引了广泛关注,集成了高清AI运动相机、开放式定向音频耳机等功能,重量仅为40g。
-
歌尔股份:
- 歌尔股份是全球领先的声学和光学产品制造商,为多家AI眼镜企业提供微型扬声器、麦克风和光学模组等核心组件。
-
水晶光电:
- 水晶光电专注于光学光电子元件的研发和生产,其产品广泛应用于智能眼镜的摄像头和传感模块。
-
科大讯飞:
- 科大讯飞在语音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领域具有领先优势,其技术被应用于AI眼镜中,提升了语音交互的准确性和用户体验。
-
亿道信息:
- 亿道信息是一家以研发为核心的智能产品及解决方案提供商,其AI眼镜产品整合了多种主流AI大模型,满足不同场景下的智能交互需求。
AI眼镜有哪些功能?
AI眼镜是一种集成了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穿戴设备,它通过内置的摄像头、传感器、处理器和显示屏等组件,能够为用户提供多种功能和服务。以下是AI眼镜的主要功能:
-
环境感知:
- 摄像头和传感器:实时扫描周围环境,提供环境感知能力。
- 图像识别:识别物体、场景、文字等信息,帮助用户获取更多信息。
-
计算与处理:
- AI芯片:具备强大的计算能力,能够同时处理语音指令、图像识别和空间定位等多项任务。
- 机器学习:通过学习用户的使用习惯,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和建议。
-
直觉式交互:
- 语音控制:用户可以通过语音指令来操作AI眼镜,如查询信息、设置提醒、拍照录像等。
- 眼动追踪:通过追踪用户的视线,自动调整显示内容,提升交互体验。
- 手势识别:支持手势识别技术,用户可以通过简单的手势动作来控制眼镜。
-
增强现实(AR)显示:
- 透明屏幕:通过镜片上的透明屏幕,将数字信息叠加在真实画面之上,实现虚拟与现实的交融。
- 导航和翻译:在视野中显示导航箭头、实时翻译的文字、商品价格等信息。
-
拍摄与录像:
- 内置摄像头:支持拍摄照片和视频,解放双手,适合户外运动、现场采访等场景。
-
健康监测:
- 心率、血压、睡眠监测:实时监测用户的健康指标,提供个性化的健康建议和预警。
-
多模态交互体验:
- 语音识别、图像分析和触控操作:用户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与AI眼镜交互,提升交互的便捷性和沉浸感。
-
数据分析和个性化服务:
- 分析用户行为习惯和兴趣偏好:提供精准的个性化推荐和服务,如定制化的运动建议。
-
实时处理与低延迟响应:
- 高效计算能力:确保用户能够快速获得反馈,支持多任务处理,解放用户的双手。
中国AI眼镜市场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中国AI眼镜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2025年有望成为AI眼镜的爆发元年。以下是对中国AI眼镜市场的发展趋势和挑战的详细分析:
发展趋势
-
市场快速增长:
- 2024年中国AI眼镜市场显著增长,全年同比增长36.1%。预计2025年中国市场AI眼镜出货量将达到35.7万副,同比增长约113%。
- 全球市场方面,2024年全球AI智能眼镜销量达152万台,预计2025年全球AI智能眼镜销量将达350万台,同比增长230%。
-
产品形态多样化:
- 当前AI眼镜主要分为无摄像头智能眼镜、带摄像头智能眼镜以及带显示屏智能眼镜。带摄像头智能眼镜是当前主流类型,而AI+AR智能眼镜有望成为未来理想形态。
-
技术进步推动:
- AI技术的快速发展为AI眼镜注入了全新活力,未来几年内用户体验将实现显著提升。AI眼镜通过搭载摄像头及相关配置,实现拍摄、AI功能的拓展。
-
应用场景广泛:
- AI眼镜在运动、户外、教育、医疗等多个领域有广泛应用。例如,AI+AR眼镜在工业维修与装配、医疗辅助等场景中表现出色。
-
政策支持与标准化进程:
- 中国信通院启动AI眼镜专项测试,推动技术创新升级和产业标准化进程。地方政府如上海也将AI眼镜纳入数码产品补贴范畴,进一步刺激市场发展。
挑战
-
产品同质化严重:
- 当前市场上的AI眼镜产品功能相似,缺乏持续吸引消费者的亮点。音频技术方面以及场景拓展方面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
技术体验待提升:
- AI眼镜在语音、手势、眼动控制等技术上仍有不足,用户体验有待提高。此外,高功耗导致续航时间短,体积和算力有限也限制了其AR渲染和大模型性能。
-
硬件限制:
- AI眼镜需要高分辨率、宽视场角和轻量化的显示技术,但目前的光学方案仍存在成本高、良率低、亮度不足等问题。
-
市场竞争激烈:
- 众多品牌纷纷入局AI眼镜市场,市场竞争激烈。国内首批产品集体“翻车”暴露了行业痛点,后续厂商需要克服技术、市场和品牌等多方面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