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款量产AI眼镜的发布标志着中国在智能穿戴设备领域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以下将从技术特点、市场表现和用户反馈等方面进行详细解析。
国内首款量产AI眼镜的技术特点
设计与外观
- 时尚与舒适:国内首款量产AI眼镜采用了时尚的设计,结合了人体工学原理,确保佩戴的舒适性和美观性。例如,闪极AI「拍拍镜」A1采用了“斐波那契曲线”的黑框经典造型,并引入了弹簧镜腿设计和无感气垫鼻托,提供超高自由度翻折和贴合不同脸型的舒适体验。
- 多功能镜片:为了满足不同场景的需求,该眼镜提供了多款时尚磁吸墨镜镜片,并随机赠送可遮挡摄像头的磁吸前框,支持全天候佩戴。
技术规格
- 高分辨率摄像头:闪极AI「拍拍镜」A1搭载了索尼旗舰级1600万像素摄像头,支持1600万全分辨率照片画质和123°超广角拍摄,具备低功耗视频防抖功能。
- 低功耗芯片:该眼镜采用了国产旗舰低功耗ARM处理器紫光展锐W517,具备高性能和低功耗的特点,内置3块电池,总容量达450mAh,支持边充边戴。
- AI功能:闪极A1搭载了自研的AI记忆系统Loomo OS,支持多模态数据的高效记录、快速存储和多端同步,并接入了多家主流大模型厂商,提供灵活的AI能力调用。
国内首款量产AI眼镜的市场表现
销售与出货量
- 销售量:闪极AI「拍拍镜」A1自发布以来,凭借其时尚的设计和强大的功能,迅速在市场上获得了关注,预计将成为“国民级”爆款产品。
- 市场占有率:2024年,全球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达到了156.8万副,同比增长119%,中国市场出货量达到16.7万副,同比增长44%。
市场反应
- 消费者反馈:尽管存在一些硬件和软件上的问题,如无法开机、充不进电等,但用户对闪极AI「拍拍镜」A1的整体评价较高,认为其性价比高,功能强大。
- 行业影响:国内首款量产AI眼镜的发布引发了广泛关注,吸引了更多企业进入智能眼镜市场,推动了行业的快速发展。
国内首款量产AI眼镜的用户反馈
用户体验
- 优点:用户普遍对闪极AI「拍拍镜」A1的时尚设计、佩戴舒适性和强大功能表示满意,尤其是其高分辨率摄像头和全天候佩戴能力。
- 缺点:一些用户反映产品在开关机步骤上存在问题,如需要长时间等待才能启动,以及拍照和视频功能的画质不够理想。
改进建议
用户建议厂商通过软件更新逐步解决硬件和软件上的问题,并期待产品在未来能够进一步提升性能和用户体验。
国内首款量产AI眼镜的发布不仅标志着中国在智能穿戴设备领域的一个重要进步,也预示着智能眼镜市场的快速发展和竞争格局的变化。尽管目前存在一些技术和用户体验上的挑战,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迭代和市场的逐步成熟,AI眼镜有望成为未来智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内AI眼镜的市场前景如何?
国内AI眼镜市场前景广阔,2025年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以下是多方面的利好因素:
市场需求增长
- 出货量增长:根据IDC的预测,2025年中国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将达到275万台,同比增长107%。
- 消费者接受度提高:AI眼镜更侧重于时尚和佩戴属性,产品形态容易被消费者接受,适合日常全天候佩戴。
技术进步
- AI大模型成熟:AI大模型的快速发展为智能眼镜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使得智能眼镜能够实现更智能的语音交互、个性化推荐、实时信息处理等功能。
- 硬件技术提升:包括光波导显示技术、微型显示器、高性能处理器等的进步,使得AI眼镜的显示效果、续航能力和计算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政策支持
- 国家补贴:AI眼镜已经在部分地区纳入补贴范畴,如上海市已将AR/AI眼镜纳入数码产品补贴范畴,这一政策的落地实施将直接刺激终端消费。
- 产业政策:深圳市等地推出AI眼镜相关产业支持政策,推动AI眼镜等人工智能终端的发展。
行业合作与竞争
- 产业链合作:多家企业签署AI/AR产业链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动AI眼镜技术突破和规模化生产。
- 市场竞争加剧:国内外厂商积极布局AI眼镜市场,产品供给持续丰富,市场竞争加剧,但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选择。
应用场景拓展
- 家用领域:适用于沉浸式娱乐、演讲提词器、翻译、学习与教育等应用场景。
- 商用领域:已经运用在远程协作、工业维修与装配、医疗辅助等场景中。
国内有哪些其他的知名AI眼镜品牌?
国内知名的AI眼镜品牌除了Rokid、雷鸟创新、XREAL、闪极、影目、李未可、星际魅族等科技公司外,还有以下几家:
-
水晶光电:专注于光波导技术,是全球少数能量产BirdBath方案的超薄光波导镜片的厂商,已成功导入北美AR品牌Magic Leap的供应链。
-
苏大维格:以纳米压印光刻(NIL)技术为核心,研发出的衍射光波导镜片是AR/VR智能眼镜的心脏,成本较传统光刻降低了80%。
-
歌尔股份:在智能无线轻量化AR眼镜领域有着深厚的研发实力,是北美大客户首代消费级AI眼镜PEGASUS的唯一组装商,年规划产能高达500万台。
-
纬达光电:在AR/VR眼镜用偏光片领域有着独到的技术和生产实力,是中灰高耐久偏光片市占率全球前三的企业。
-
明月镜片:国内市占率第一的综合类眼镜镜片品牌企业,旗下的智能眼镜s asky已在小米旗舰店发售,具有强大的智能交互能力。
-
雷神科技:海尔集团旗下的一员猛将,在电竞笔记本电脑及台式机领域市占率国内前四,进军智能眼镜市场并发布三款不同技术原理的产品。
-
博士眼镜:国内眼镜连锁零售龙头,与多家知名品牌合作,旗下拥有定位不同的四个大品牌,与华为合作密切。
-
BleeqUp:专注于运动场景的AI眼镜品牌,推出的Ranger是全球首款集运动相机、耳机、对讲机等功能于一体的AI骑行眼镜,引起广泛关注。
AI眼镜有哪些核心功能?
AI眼镜作为一种集成了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可穿戴设备,其核心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环境感知:
- 摄像头和传感器:AI眼镜配备微型摄像头和红外传感器,能够实时扫描周围环境,进行环境感知和空间定位。
- 多模态交互:通过语音识别、图像分析和触控操作,用户可以以多种方式与AI眼镜交互,提升交互的便捷性和沉浸感。
-
计算与处理:
- AI芯片:内置的高性能AI芯片(如高通骁龙XR系列)具备强大的计算能力,能够同时处理语音指令、图像识别和空间定位等多项任务。
- 边缘计算:AI眼镜支持边缘计算,能够在本地快速响应用户的指令,减少延迟,提升用户体验。
-
直觉式交互:
- 语音控制:用户可以通过语音指令控制AI眼镜,实现无需手动操作的便捷交互。
- 眼动追踪和手势识别:通过眼动追踪和手势识别技术,AI眼镜能够理解用户的意图,实现更加自然的交互方式。
-
增强现实(AR):
- 虚拟信息叠加:AI眼镜通过AR技术将虚拟信息叠加到现实世界中,提供导航、实时翻译、商品信息等增值服务。
- 多场景应用:AR功能在游戏、观影、教育、医疗等多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健康监测:
- 生物传感器:一些AI眼镜内置心率、血压、血氧等生物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测用户的健康状况。
-
智能助手:
- 信息处理与提醒:AI眼镜可以连接手机或其他智能设备,实现语音控制、消息提醒、日程管理等功能,解放双手,提高生活效率。
-
视觉辅助:
- 图像识别与语音提示:对于视障人士,AI眼镜可以通过图像识别和语音提示,帮助他们识别物体、阅读文字、避开障碍物,提升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