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学习人工智能(AI)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从激发兴趣、掌握基本概念和工具、实践项目到参与竞赛等多个方面入手。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方法和资源推荐,帮助小学生顺利入门AI。
启蒙阶段
激发兴趣
- 游戏化学习:推荐使用DeepSeek内置的AI小游戏,如“图像识别大冒险”和“语音助手大挑战”,通过游戏互动,了解AI的基本功能和应用场景,如图像识别、语音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
- 生活化应用: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AI应用,如人脸识别解锁、语音翻译和智能推荐,思考其背后的原理,让学生意识到AI无处不在,与生活息息相关。
数学和逻辑思维
- 基础数学知识:在学习AI之前,先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如概率论、统计学和线性代数,这些都是AI算法的核心内容。
- 逻辑训练:通过解决数学问题和编程任务,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基础阶段
编程基础
- 图形化编程:推荐使用Scratch或Blockly等图形化编程工具,通过拖拽积木式模块,编写简单的AI程序,如训练图像识别模型或制作语音对话机器人。
- 编程语言:Python是一种适合初学者的编程语言,语法简洁易读,是AI和机器学习领域的主流编程语言。
AI工具应用
- 工具推荐:使用AI工具如ChatGPT、Midjourney和Cursor,通过互动学习AI知识,提高创造力和编程能力。
- 实践项目:通过简单的AI项目,如物体识别、推荐系统和机器人设计,帮助学生理解AI的操作方式和实际应用。
进阶阶段
项目实践
- 主题式学习:围绕智慧城市、智能家居、医疗健康等主题,进行项目式学习,利用AI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 竞赛参与:参与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挑战赛、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等,与同龄人交流学习,提升实践能力。
创新思维
- 创新项目:鼓励孩子参与科技创新活动或组织小型研究项目,培养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
- AI伦理和安全:了解和掌握AI的伦理和安全问题,如数据隐私保护和AI决策的公平性,培养负责任的AI使用习惯。
资源推荐
书籍
- 启蒙书籍:《AI我知道·AI到底是什么?》、《人工智能会和我们成为朋友吗?》、《少年酷科学:一本书搞懂ChatGPT》等,帮助孩子了解AI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 进阶书籍:《掌控AI入门之旅:中小学生初识人工智能》、《遇见机器人》等,适合有一定编程基础的青少年深入理解AI。
在线课程
- 国家智慧平台:提供丰富的AI学习资源和课程,如“大咖讲AI”、“名师教AI”和“师生学AI”等。
- 地方平台:上海市学生素质教育优质资源平台提供的人工智能精品课程,涵盖基础知识、实践项目和竞赛准备。
通过启蒙阶段的兴趣激发、基础阶段的编程学习和AI工具应用、进阶阶段的项目实践和竞赛参与,以及丰富的资源和工具推荐,小学生可以逐步入门AI,并为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生学人工智能需要哪些硬件设备
小学生学习人工智能时,可以选择多种硬件设备来辅助学习。以下是一些推荐的硬件设备:
AI学习平板
- 功能:高使用频率的教育智能硬件,支持AI批改作业、个性化生成题目练习、课程动画游戏互动评分及“扫课本”详解等功能。
- 优点:65.5%的家长表示每周使用超过5天,54%的家长认为AI学习平板是孩子学习的刚需标配。
AI学习机
- 功能:支持AI批改作业、实景英语对话、精准学、英语口语陪练等功能。
- 优点:能够缓解家长辅导孩子课后作业的负担,调动学生的自主积极性。
早教故事机
- 功能:支持多轮对话、百科问答、陪伴、创作故事等AI功能。
- 优点:适合低龄儿童,提供丰富的儿童内容和互动体验。
开源智能硬件平台(如行空板)
- 功能:配备彩色触摸屏、多种传感器、RK3308处理器与Linux操作系统,支持Python编程。
- 优点:适合学校教育和STEM教学,支持从基础编程到复杂物联网、机器人控制等项目开发。
单板计算机(如树莓派4b)
- 功能:高性能、多功能,支持多种操作系统和扩展接口。
- 优点:适合教育、DIY项目、物联网应用等多个领域,能够运行复杂的Python程序。
嵌入式AI开发板(如旭日x3派)
- 功能:高性能AI处理能力,支持多路camera sensor输入,适合图像识别、物体追踪等视觉应用。
- 优点:适合教育机构、个人开发者和企业研发团队进行AI项目的开发与学习。
高性能计算模块(如NVIDIA Jetson Nano)
- 功能:专为边缘计算和嵌入式系统设计,适合运行经过优化的小规模神经网络。
- 优点:适合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计算机视觉应用,能够在功耗、体积和成本之间实现平衡。
有哪些适合小学生的AI在线课程
以下是一些适合小学生的AI在线课程:
-
AimindSchool青少年AI大模型智能体创作课程:
- 核心优势:让孩子成为AI智能体的创造者,通过项目式学习,经历“发现问题→跨学科知识融合→AI技术实现→发布应用”的完整流程。
- 课程特点:无需编程基础,通过游戏化交互平台,学生只需专注逻辑设计与创意表达。课程主题覆盖环保、历史、科学、艺术等场景。
- 适合年级:2-9年级
-
麻省理工的“Day of AI”:
- 课程内容:包括AI素养基础、AI应用及超越AI素养(AI编程),适合5-18岁的孩子。
- 课程特色:每门课程约30-60分钟,注册后无需密码登录即可使用。学习资料图文并茂,配有练习题和AI工具或小游戏。
- 适合年级:5-18岁
-
网易AI博士亲授的免费AI课程:
- 课程内容:涵盖人工智能基础、大语言模型、计算机视觉、语音处理和AI伦理五大模块。
- 课程特色:从理论到实践,一站式带孩子从零基础学会AI应用。
- 适合年级:无明确年级要求,适合零基础的孩子
-
可汗学院的AI素养课:
- 课程内容:共九节,总时长20分钟,适用于初一到高三的学生。
- 课程特色:通过情景化故事,引导孩子讨论AI在作业中的应用及其伦理问题。
- 适合年级:初中及以上
-
待你学AI智习室:
- 课程内容:集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尖端科技于一身,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路径。
- 课程特色:智能诊断知识短板,提供针对性练习,支持游戏化学习和虚拟实验室。
- 适合年级:无明确年级要求,适合所有年龄段
小学生学习人工智能的注意事项
在小学生学习人工智能的过程中,有几个重要的注意事项需要家长和教育者关注,以确保他们能够健康、有效地学习和发展。
基础学科知识的重要性
- 传统学科的掌握:语文、数学、英语等传统学科是学习AI的基础。例如,数学中的算法和逻辑思维是编程和AI的核心,英语则是获取国际前沿技术资源的工具。
- 跨学科整合:AI与基础学科密切相关,可以通过编程解决数学问题,或利用AI工具辅助语文写作和英语学习。
编程与AI基础知识的培养
- 编程语言的学习:掌握至少一种编程语言(如Python),理解基本的编程逻辑和算法,这是驾驭AI工具的基础。
- AI概念与应用:了解AI的基本原理,如机器学习、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并通过实践项目(如设计机器人、制作无人机)加深理解。
创新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 跨学科学习:培养将不同学科知识整合的能力,例如结合物理和编程设计智能设备,或利用AI工具解决实际问题。
- 批判性思维:学会辨别AI生成内容的准确性,避免盲目依赖AI,培养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数字素养与技术适应力
- 熟练使用数字工具:掌握AI学习平台、编程软件等工具,提升学习效率。
- 技术视野:了解AI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场景,增强对数字世界的适应力。
正确使用AI工具的原则
- 明确使用规则:建立明确的AI使用规则,培养正确的技术观念,例如明确使用时间、辨别信息真伪、签订“AI使用协议”。
- 先思考,再验证:让孩子养成先独立思考再使用AI验证的习惯,避免思维碎片化。
- 警惕信息陷阱:教育孩子交叉验证AI提供的信息,避免依赖不准确的数据。
- 限制使用时间:防止“伪学习”消耗注意力,建议单日使用AI不超过30分钟。
结合生活实践,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 观察生活,发现问题:鼓励孩子关注生活中的现象,记录“十万个为什么”,培养问题意识和探索精神。
- 实践与项目式学习:通过设计机器人、制作无人机等项目,将AI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中。
家校协同,共同引导
- 家长引导:与孩子共同探索AI工具的使用方法,激发学习兴趣,例如通过AI问答竞赛等方式。
- 学校支持:学校应开设AI相关课程,提供实验室和设备支持,并与企业合作引入前沿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