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中的“压分” 指的是在对试卷进行批改时,采用比一般标准稍微严格的评分标准来进行打分 。这种做法通常是为了提高生源质量,使得报考该学校或省份的考生在总成绩上受到一定影响,可能难以进入复试,或者即使进入复试,也可能因为总分较低而处于劣势。
具体来说,压分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公共课压分 :公共课包括政治和外语,这些科目的试卷一般由报考院校所在地的教育考试院统一阅卷。在旱区(如北京、上海、江浙等地区),公共课的给分相对较紧,导致考生的公共课成绩普遍较低。
-
专业课压分 :专业课由报考院校自主控制,一些院校为了提高生源质量,可能会刻意压低专业课的分数。这种做法尤其致命,因为它不仅会导致总成绩不高,难以进入复试,即使进入复试,也可能因为总分较低而处于劣势。
-
压分的原因 :压分的原因包括提高生源质量、区分学生、腾出名额招收优质调剂考生等。一些学校可能通过压低一志愿考生的专业课分数,以便招收到更多本科985/211的考生,从而提升研究生生源质量。
因此,考生在选择报考院校时,需要了解并考虑目标院校及所在省份是否存在压分情况,以便做出更为明智的报考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