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分
赋分是更真实反映考生相对位置的成绩 。
原始分是考生在考试中实际获得的卷面分数,它直观地反映了考生答对题目的个数或作答正确的程度。例如,某科目考试中卷面成绩为85分,这个85分就是原始分。
赋分则是将所有考生的原始成绩进行高低排行,按照分数划分为不同等级,并"赋予不同的等级分"。它重点在于体现考生在总体水平中所处的位置,而不是实际考出来的成绩。例如,在某等级赋分制下,将成绩划分为 A 、 B 、 C 、 D 、 E 五个等级,某考生的原始分处于 A 等级范围,那么就会被赋予一个对应的 A 等级分数(如90分),这个90分就是赋分。
赋分的主要作用是为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因考试难度、科目差异等因素导致的不公平。通过将原始分转换为赋分,能够更客观地评价考生在全体考生中的相对位置和水平。例如,某个考生的原始分在所有考生中处于较高水平,经过赋分后,其分数会相应提高,从而更准确地体现该考生在整体中的优势;反之,若原始分处于较低水平,赋分后分数可能会有所降低,这也反映了其在整体中的相对劣势。
因此,在新高考模式下,考试成绩通常是由原始分、等第和赋分三个部分构成的。其中,原始分是指考生在考试中实际得到的分数,等第是将考生成绩按顺序排列后,分为若干等份,每一等份对应一个等第。赋分则是根据等第对应的分值范围,将每个等第的分值范围确定下来,并最终得出考生成绩的实际分数。在新高考中,由于不同科目的试卷难度可能不同,考生可能会面临比较大的难度差异。为了消除这种差异对考试成绩的影响,赋分就变得尤为重要。因此,新高考中考试成绩的评定以赋分为准,只有在高考成绩分析、学科成绩备案及录取等方面才需要使用原始分来作为参考。
综上所述,虽然原始分能够直接反映考生在该次考试中的答题表现和知识掌握程度,但赋分能够更客观地评价考生在全体考生中的相对位置和水平,因此在高考等选拔性考试中,赋分后的成绩被视为更真实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