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一级造价师教材已经出版。以下是关于教材出版时间、内容变化和购买渠道的详细信息。
2025年一级造价师教材出版时间
发布时间
- 预计出版时间:2025年一级造价师教材预计在6-7月发布。
- 历史规律:一级造价师教材的出版时间相对稳定,通常在每年的6-7月份。
改版情况
- 改版幅度:2025年一级造价师教材预计会有较大改版,计价、计量、案例等科目变动都不会小。
- 改版频率:一级造价师教材通常每年一小改,3-4年一大改。
2025年一级造价师教材内容变化
具体变化
- 计价科目:预计会对新标准的内容有所体现,重点细化工程量计算规则。
- 工程量计算:2025年的教材很可能会对工程量计算部分进行调整,以适应新标准。
变动幅度
- 整体变动:2025年一级造价师教材的变动幅度预计在5%-30%之间,其中机电实务科目预计变化30%。
- 重要科目:计价、计量、案例等科目变动较大,考生需要重点关注这些科目的变化。
2025年一级造价师教材购买渠道
购买渠道
- 官方渠道:一级造价师教材由中国计划出版社、中国城市出版社、黄河水利出版社及人民交通出版社共同出版。
- 在线购买:考生可以通过各大在线教育平台或相关书籍销售网站购买电子版教材。
购买建议
- 正版教材:建议考生购买正版教材,以确保内容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 优惠信息:部分在线书店提供折扣优惠,考生可以关注各大图书销售平台获取最新信息。
2025年一级造价师教材已经出版,预计6-7月发布。教材内容将有较大改版,主要涉及计价、计量、案例等科目的调整。考生可以通过官方渠道或在线购买平台获取教材,建议购买正版教材以确保内容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2025年一级建造师考试教材有哪些新内容?
2025年一级建造师考试教材在多个科目中都有重要的更新和新内容,以下是详细的介绍:
公共科目
-
《建设工程经济》
- 变动幅度:约35%。
- 新内容:新增工程计价数字化与智能化相关知识,包括BIM、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在工程计价中的应用。工程量清单计价和工程计量与支付部分也进行了较大调整。
-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
- 变动幅度:约8%。
- 新内容:新增绿色建造、国际工程承包管理以及智能化管理等内容。项目进度管理和质量管理部分也进行了优化。
-
《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
- 变动幅度:约5%。
- 新内容:新增农民工工资保障条例解读,更新了一些法律条文的解读,删除了一些陈旧的法律案例。
专业实务科目
-
《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
- 变动幅度:约8%。
- 新内容:强化装配式施工技术章节,新增《建筑照明设计标准》等7项2024年新颁规范解析。施工现场建筑垃圾减量化要求和国家安全生产管理的相关规定也有更新。
-
《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
- 变动幅度:约10%。
- 新内容:新增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新技术和新工艺内容,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补充案例分析。
-
《机电工程管理与实务》
- 变动幅度:约20%。
- 新内容:新增智能化运维系统操作指南独立成章,绿色建造及施工现场环境管理部分也进行了更新。
-
《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
- 变动幅度:约5%。
- 新内容:首次引入数字孪生技术在路基监测中的应用实例,更新了《公路工程施工分包管理办法》等最新行业管理条款对照表。
一级建造师考试教材的购买渠道有哪些?
一级建造师考试教材的购买渠道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
实体书店:
- 新华书店和建筑书店:这些书店通常具有“建工版”建造师考试用书指定销售单位资质证书,确保教材的正版性和质量。
-
网上购买: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官网:直接登录官网购买,确保教材的正版性,并可能享受折扣优惠。
- 电商平台:如当当网、京东、天猫旗舰店等,这些平台提供方便快捷的在线购买服务,并且价格通常有优惠。
-
其他在线平台:
- 环球网校:提供正版教材购买服务,考生可以在学习课程的同时订购教材。
- 淘宝:一些授权店铺也提供教材的预售和购买服务,如华启考培等。
一级建造师考试教材的复习建议有哪些?
一级建造师考试教材的复习建议如下:
多遍阅读教材
- 第一遍:通读全书,了解整体框架,掌握基础概念。
- 第二遍:深入理解各个章节,划重点,结合思维导图梳理知识体系。
- 第三遍及以上:查漏补缺,针对薄弱环节反复学习,加深记忆。
做好笔记和标注
- 使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重点内容、易混淆的概念和难点。
- 在做练习题时,遇到不懂的内容要立即翻阅教材,找到相应知识点并做好批注。
- 记录自己的总结和补充信息,方便随时回顾。
定期回顾和巩固
- 每周安排至少一次大范围复习,重点回顾考试高频考点。
- 利用思维导图梳理知识结构,提高记忆效率。
- 整理错题本,记录错误原因,方便复盘。
结合多种学习方式
- 视频课程:对于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可以借助视频课程进行学习。
- 模拟考试:考前至少进行2-3次模拟考试,严格按照考试时间答题,适应考试节奏。
- 学习小组:加入备考交流群,与其他考生互相交流,共享学习资料。
制定科学的备考计划
- 基础阶段:全面梳理教材,建立知识框架,每天保证至少2-3小时的学习时间。
- 强化阶段:深化理解、巩固提升,每天学习时间延长至3-4小时,系统地梳理教材知识点。
- 冲刺阶段:查漏补缺、模拟考试,每天进行全真模拟考试,提高答题速度和时间管理能力。
理解与记忆相结合
- 在学习过程中,通过理解知识点的内涵和外延,加深记忆效果。
- 例如,在学习《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风险管理知识时,理解风险识别、评估和应对的逻辑流程,再通过联想和归纳记忆具体的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