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的六个要素,是***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的对思政课教师的核心要求,旨在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更好地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这六个要素分别是: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以下是对每个要素的详细解读:
1. 政治要强
“政治要强”是思政课教师的首要标准,也是其核心素养。它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坚定的政治立场,始终保持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以及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中,思政课教师需要具备从政治高度看待问题的能力,保持政治定力,确保教学内容与方向始终符合党的教育方针。这一要素是思政课教师肩负育人使命的重要保障。
2. 情怀要深
“情怀要深”强调思政课教师需要具备深厚的家国情怀和育人情怀。教师应热爱教育事业,关心学生成长,以满腔的热情投入教学,用自身的情感去感染学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同时,教师还要有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成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为国家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时代新人。
3. 思维要新
“思维要新”要求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新思维模式和方法。具体而言,教师需要善于运用新理念、新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通过引入鲜活的案例和时事热点,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实际,从而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4. 视野要广
“视野要广”强调思政课教师应具备宽广的知识视野和国际视野。这要求教师不仅要熟悉马克思主义理论,还要关注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最新动态,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通过拓展视野,教师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用全面、辩证的眼光看待问题,培养他们的全球意识和战略思维。
5. 自律要严
“自律要严”要求思政课教师在工作和生活中做到严格自律。教师应模范遵守法律法规和师德规范,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此外,教师还要注重学术道德,杜绝学术不端行为,以高尚的师德风范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
6. 人格要正
“人格要正”是思政课教师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的重要前提。教师需要具备正直的人格和良好的道德品质,以真诚和坦率的态度与学生交流,赢得学生的信任。同时,教师还应具备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通过自身的正能量感染学生,帮助他们塑造健全的人格。
总结
***总书记提出的“六要”标准,不仅为思政课教师提供了明确的行为准则,也为新时代思政课的教学改革和创新指明了方向。通过坚持“六要”,思政课教师能够全面提升自身素养,更好地肩负起培养时代新人的历史使命,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