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蓟县过年的风俗包括以下几方面:
-
过庙 :春节期间,蓟县百姓有“过庙”的习俗,即赶庙会,接闺女、女婿,请亲友,摆酒席。庙会是蓟县的重要活动,具有全家团圆的含义,每届农历三月中举行,境内居民会跋涉数十里参加。
-
农家过年 :城里人喜欢携家带口到蓟县农家院过大年,体验农家年景,品尝地道的农家年夜饭,一起写春联、剪窗花、包饺子、守岁、放鞭炮,感受浓浓的“年味儿”。
-
贴春联和门神 :过年时,家家户户会贴春联、门神、窗花、阊裙、彩纸、福字和年画等吉祥物。春联也叫对联,用桃木板上画上二人的图像并写上二人的名字以避邪。门神则是用来驱邪的。
-
祭神 :明清以来,农民有祭天地、财神、祖宗、灶王的习俗。每年除夕,农民会给各种棚舍烧香,祈祷平安,并书写“槽头兴旺”等条幅。20世纪60年代,焚香祭神废除,但书写条幅的做法沿袭至今。新中国成立前,农历正月二十五,农村姑娘会聚在一起请“桃花女神”。
-
蒸碗肉 :蓟州过年时,家家户户会提前做“蒸碗肉”,又叫“打碗儿”,其中“传统条肉”非常讲究,采用鸡、鸭等材料熬制的“上汤”,散养鸡要一年半的,猪腱子要前腱子,蒸羊羔则用花椒和山楂去膻味。
-
其他习俗 :包括腊八儿喝腊八粥、糖瓜祭灶、吊钱儿贴在门窗上作为喜庆气氛的点缀等。
这些风俗体现了蓟县地区丰富的春节文化,既有传统的宗教和祭祀活动,也有家庭团聚和邻里互动的温馨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