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阶段开设思政课具有重要意义,其根本目的在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以下是具体原因和意义的详细阐述:
1. 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总书记指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思政课通过传授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法律基础等内容,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2. 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是即将踏入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思政课通过系统化的理论教育,帮助大学生深入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定拥护中国***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培养他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决心。
3. 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
思政课不仅教授思想道德素质,还包含法律基础等内容。这些知识帮助大学生在社会生活中树立法治观念,增强法律意识,避免因缺乏法律常识而遭受不必要的损失。例如,了解著作权、合同法等法律知识,有助于学生在未来工作和生活中避免法律纠纷。
4. 应对社会问题的能力
大学生在进入社会后,会面临复杂的社会问题和价值观冲突。思政课通过引导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在面对社会现象时能够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更好地融入社会、服务社会。
5. 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
近年来,思政课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强调内涵式发展。通过深化课程改革创新,思政课在内容上更加贴近学生实际,形式上更加生动多样,从而提升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这种改革有助于培养更多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总结
大学阶段开设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举措。它不仅帮助大学生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还为其应对社会问题、实现个人价值提供了必要的思想指导。因此,思政课在大学教育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