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表演课程标准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 课程性质与任务 :
-
《中国戏曲名作表演艺术》是表演艺术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核心课程,旨在提高大学生的人文艺术素养和戏曲剧目表演能力。
-
该课程依照国家、行业、企业、“1+X”艺术职业技能等职业技能标准,结合演员、艺术指导、艺术创编等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与技能要求,设计工作任务。
- 教学目标 :
-
知识教学目标 :了解戏曲剧目的基本知识,熟悉各戏曲剧目中最基本的要素,初步掌握各戏曲的艺术特征。
-
能力培养目标 :能掌握和体现每个戏曲的风格,了解和掌握各戏曲的基本体态和基本动律。
-
思想教育目标 :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道德品质,树立德艺双馨的学习目标和职业理念,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刻苦钻研、团结协作、吃苦耐劳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 教学内容与方法 :
-
唱、念、做、打 :即戏曲表演中的基本“四功五法”,通过训练让学生学会将戏曲的程式化表演套路创新融合在自己的表演中。
-
手、眼、身、法、步 :这些是戏曲表演中的基本元素,通过训练使学生掌握戏曲特有的表演程式及表现手法,为塑造舞台人物形象打下基础。
-
戏曲形体元素训练 :包括唱腔、声乐、念白等教学内容,使学生了解戏曲。
- 教学进程 :
-
第一阶段 :学把子,会刀、枪等道具的使用方法,学习把子套路。
-
第二阶段 :运用于剧目,通过戏曲“手、眼、身、法、步”的训练及各类形体表演训练,使学生掌握戏曲特有的表演程式及表现手法。
- 思政目标 :
- 厚植文化底蕴、锻造工匠精神,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继承和弘扬革命传统文化。
- 职业素养 :
- 培养法治诚信务实、服务创新、吃苦耐劳的职业综合素养,掌握运用演员、艺术指导、艺术创编等相关理论知识,具备表演艺术职业技能。
- 后续课程 :
- 《舞台演出策划与实施》《影视创作实践》等课程,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这些标准旨在通过系统的教学,使学生不仅掌握戏曲表演的基本技能,还能深入理解其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从而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戏曲表演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