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简称合格考)和选择性考试(简称选择考),它们之间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考试目的 :
-
合格考 :旨在检验学生是否达到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基本学业要求,侧重于“达标”,不强调区分功能。
-
选择考 :在“达标”的前提下,具有选拔区分功能,旨在凸显学生的学科特长。
- 考试科目 :
-
合格考 :覆盖国家规定的所有学习科目。
-
选择考 :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志向、优势和高等学校招生要求以及普通高中办学条件,在物理、历史中选择1个科目,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中选择2个科目,共计3门科目。
- 考试内容 :
-
合格考 :范围为各学科课程标准确定的必修内容。
-
选择考 :范围为各学科课程标准确定的必修和选择性必修内容。
- 成绩呈现方式 :
-
合格考 :科目成绩以“合格/不合格”和等级的形式呈现。
-
选择考 :首选科目成绩以原始分呈现;再选科目成绩以等级转换分形式呈现。
- 成绩使用 :
-
合格考 :成绩是高中学生毕业、高中同等学力认定的重要依据。
-
选择考 :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作为普通高校招生录取的依据之一。
- 考试时间和机会 :
-
合格考 :通常在高中学习期间进行,不合格有补考机会。
-
选择考 :一般安排在高考前,学生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有选择科目的考试。
总结:
合格性考试和选择性考试在考试目的、科目、内容、成绩呈现方式和使用等方面均有明显的区别。合格考主要关注学生是否达到基本学业要求,而选择考则更注重学生的学科特长和选拔功能。两者共同构成了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体系,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