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简化审批手续、提高审批效能的综合措施及案例分析:
一、授权审批与窗口优化
- 充分授权审批窗口
泉州市市政公用局将26项审批事项中的24项授权审批科长办结,授权率达92.3%,实现“一站式服务”。
案例:某项目通过窗口直接完成审批,无需层层上报。
- 推行“一线把关”工作法
城市道路占用、树木砍伐等审批事项由直属单位技术人员现场勘察,勘察意见直接报批,减少中间环节。
二、流程再造与材料精简
- 精简申报材料
平陆县行政审批局通过“一事一码”服务指南,减少材料数量10%-45%,并实现动态更新。
案例:企业通过二维码获取完整申报材料,无需重复提交。
- 取消前置审批环节
临时占用城市绿化用地、砍伐树木等3项审批取消前置签字盖章环节,直接进入现场踏勘确认流程。
三、协同联动与信息化建设
- 强化部门协同
石拐区自然资源局通过用途管制组与发改部门联动,确保10个工作日内办结区级审批手续。
案例:重点工程项目实现多部门并联审批,缩短整体周期。
- 优化审批平台
广州市花都区设立前台专窗专员,实现联审联批,并通过满意度评分机制监督服务质量。
案例:企业提交申请后,后台系统自动分配审批任务,大幅提升时效。
四、其他创新举措
- 告知承诺制与豁免审批
赣州市对500平方米以下公园项目、社会投资低风险工程等实行豁免审批,仅需提交承诺书。
案例:某小型建设项目通过告知承诺制快速获批。
- “六即保障”审批模式
山西省林业和草原局建立即报即收、即审即批机制,压缩审批层级61个,提高审核效率。
案例:重大工程项目实现从申报到批准的全流程加速。
总结
通过授权审批、流程优化、协同联动及信息化建设,各地政府显著提升了审批效能。例如,泉州市通过“一站式服务”实现92.3%事项授权办理,广州市花都区则通过联审联批机制缩短审批时间。这些措施不仅提高了政府服务效率,也优化了营商环境,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