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理一级建造师证书被骗是常见的现象,诈骗分子利用信息不对称和职业需求,采用多种手段实施诈骗。以下是常见的诈骗手段及防范建议:
一、常见诈骗手段
- 高价收证
以远高于市场价(如正常费用3-5万元/年)收取证书,承诺短期转包或企业倒闭后退款,实际却以各种理由拖延或直接不付款。
- 拖延和挖坑
收款后仅支付少量订金,后续以合同到期、单位续签等理由拖延,甚至要求持证人退还已付款项,导致持证人白嫖证书。
- 虚假承诺
承诺提供企业直签机会、内部渠道或改分服务,实际却无法兑现,利用持证人的职业需求实施诈骗。
- 电子证书造假
伪造电子证书,通过企业公示系统完成注册流程,使持证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雇佣”,最终导致证书挂靠失效。
- 合同陷阱
-
要求提前缴纳高额费用(如3000-5万元)或提供隐私证件;
-
合同中设置霸王条款,如“违约金过高”“不可抗力免责”等。
二、防范建议
- 谨慎选择中介
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合作机构资质,避免轻信“内部渠道”“高薪推荐”等说辞,选择有实体办公地点的正规中介。
- 核实单位信息
签订合同时核对企业名称、注册地址、联系方式等信息,要求提供营业执照副本或税务登记证,防止被虚假企业诈骗。
- 保留证据
-
签订书面合同,明确权利义务及退款条款;
-
收款后保留转账记录、聊天记录等证据,便于后续**。
- 警惕高收益承诺
若遇到“内部改分”“快速取证”等承诺,需通过官方渠道核实,避免因小失大。
- 及时**
-
通过12333人社局热线、12345政府服务热线投诉企业违法行为;
-
准备仲裁材料(如解除劳动合同函),保留快递单号等凭证,必要时向公安机关举报。
三、**步骤
- 协商无果后
向企业发送书面投诉,要求解释证书扣押原因,保留沟通记录。
- 税务与劳动仲裁
通过个税APP查询企业报税记录,向税务部门申诉拖欠工资或扣押证书问题;
准备仲裁材料,依据《劳动合同法》主张解除劳动关系并索赔。
- 举报与法律后果
向市场监管部门或公安机关举报中介诈骗行为,可能面临三年注册限制等法律后果。
四、总结
办理一建证书需警惕高门槛、低回报的中介,通过正规渠道核实信息,保留证据并及时**。若遭遇诈骗,应优先通过行政投诉和法律途径解决问题,避免因轻信他人而扩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