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集志愿的规则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综合权威信息整理如下:
一、基本定义与适用范围
- 定义
在普通高考录取结束后,部分院校因招生计划未完成或新增计划,向达到分数要求的考生开放二次填报机会。
- 适用批次
普通类本科第一、二、三批,专科(高职)批次实行平行志愿投档,但提前批(如艺术类A段、特殊类型招生)不设置征集志愿。
二、填报资格与时间
- 资格要求
-
必须达到对应批次控制线且未被录取;
-
部分省份要求未被录取考生需在成绩公布后的一定时间内(如30分钟内)完成填报。
- 时间节点
- 各省具体时间可能不同,通常在本科一批录取结束后开始,持续1-2天。
三、投档原则与方式
- 投档规则
-
分数优先,遵循志愿 :按考生总成绩(文化课+政策性照顾分)从高到低排序,先满足分数最高的考生志愿;
-
平行志愿检索规则 :
-
若考生分数高于该校对应专业计划,则投档该专业;
-
若分数未达,则顺序检索下一专业,直至找到匹配项或所有专业都检索完毕。
-
调剂原则 :部分院校在平行志愿后开放调剂,考生可增加录取机会。
- 特殊说明
-
提前批不参与征集志愿;
-
第二次征集志愿(如本科一批补录)可向控制线以下30分考生开放,但仅限民办院校。
四、其他注意事项
- 志愿填报要求
-
必须填报志愿且服从调剂(部分院校强制要求);
-
专业选择建议结合兴趣、职业规划及院校实力综合考量。
- 信息核对
- 填报前需核对招生计划、专业代码及本人分数等信息,避免因误差影响录取。
五、录取流程示例
- 第一次征集志愿
-
普通类本科控制线以上考生参与,按总成绩投档;
-
录取未满额专业,未录取考生获得二次填报机会。
- 第二次征集志愿
-
仅限本科控制线以下30分考生,可填报民办院校;
-
采用相同平行志愿投档规则。
六、政策差异说明
-
北京地区 :提前批(含B段、艺术类A段)及特殊类型招生不设征集志愿;
-
其他地区 :规则基本一致,但具体分数线、专业设置可能有所调整。
建议考生关注本省教育考试院发布的《招生计划手册》及《填报指南》,结合自身分数、位次及志愿策略制定填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