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理通常在施工前就需要确定并进场开展工作。
一般在施工合同签订后,施工单位进场做施工准备工作的同时,监理单位就应及时进驻施工现场。这样安排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 熟悉相关情况:监理人员能够在施工开始前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的勘查和了解,熟悉施工图纸、施工条件等,为后续的监理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 审查施工文件:对施工单位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等技术文件进行审查,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保障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 检查施工条件:提前检查施工现场的条件是否具备开工要求,如场地平整、通水通电、施工道路等基础设施是否完善,以及施工单位的人员、材料、设备等是否按计划进场。
如果工程项目存在一些特殊情况,如前期准备工作延迟等,监理单位进场时间可能会相应调整,但也应尽量保证在工程施工关键节点之前进场,以充分发挥监理的监督管理作用。
不过,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也可能会出现施工开始后才找监理的情况,比如一些小型的、简单的工程项目,业主前期没有考虑到监理的需求,在施工过程中发现需要专业的监理人员来监督管理工程质量、进度等问题,或者是由于一些突发情况导致需要监理单位介入。但这种情况相对较少,从规范的工程管理角度来说,施工前确定监理单位是更为常见和合理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