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志愿填报的七大原则如下:
- 认清自己实事求是 :
- 这是总的原则,脱离自身实际的志愿,要么不能达成,要么后悔莫及。例如,如果一个学生的历史成绩全区中游,却非要填报只有全区前100名才有可能考上的学校,这就脱离了实际。
- 认真考察密切注重 :
- 考生和家长都不能临时抱佛脚,平时要多注意考试规则、录取规则的变化,也要对自己有报考意向的学校的情况多加关注。例如,某学校取消了直升班,这种变化可能会导致录取分数线的上升或下降,需要在填报志愿时认真分析。
- 第一志愿填报原则:跳一跳够得着 :
- 无论学生自身真实的成绩如何,第一志愿都应该填报比自身历史成绩高一个档次甚至两个档次的、自己最心仪的学校。例如,一个学生历史成绩折算500分,最心仪的学校近年来一般录取成绩在520-530分,可以将该校列为第一志愿。
- 志愿顺序不能颠倒 :
- 各个学校的录取分数排名,一年之间变化不至于太大,所以填报志愿时,一定要认真参考近两三年来志愿学校的分数变化情况,志愿顺序一定是从高分到低分顺序排列,否则考生考出高分却被更低一个档次的学校录取,是不愿意看到的。
- 各个志愿之间一定要拉开合理的差别 :
- 中考录取是分分清,如果考生报考志愿的学校,各志愿之间的差别不合理,要么白白浪费志愿,要么造成成绩和录取学校不匹配的现象。
- 客观性原则 :
- 冷静、客观、准确地评估自己的条件,包括高考成绩在全省的位次、德智体条件、个人禀赋等,既要志存高远又要脚踏实地。
- 分散性原则 :
- 考生在填报志愿时,要面向全国的普通院校,甚至面向那些被认为条件较为艰苦、地址较为偏僻的院校,面向人们不很熟悉、了解的专业,切不可眼光只盯着大城市或家门口。选报时,可以根据其培养方向、‘冷热’程度的不同将志愿分散,以增大录取机会。
这些原则帮助考生和家长更加科学、合理地填报志愿,提高录取的成功率。建议考生在填报志愿前,仔细研究并遵循这些原则,同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