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经济师和中级会计相比,中级经济师通常更适合零基础考生,原因如下:
- 考试科目
- 中级经济师:考试科目为《经济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与实务》,共两门。
- 中级会计师:考试包括《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和《经济法》三门科目。在连续两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的考试才可获得证书。相比之下,中级经济师的科目数量少,备考压力相对较小。
- 考试内容
-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内容覆盖面广,但理论深度较浅。专业科目有 10 个专业可供选择,像人力资源、工商管理等专业,专业性不强,通俗易懂,计算题较少,适合零基础考生。
- 中级会计师:专业性强,尤其是《中级会计实务》涉及复杂会计处理和财务报表分析,对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要求高,需要考生有一定的会计基础。
- 考试题型
- 中级经济师:考试题型均为客观题,包括单选、多选题,没有主观题,题型较为单一,考生在答题时即使遇到不确定的题目,也有一定的蒙对概率。
- 中级会计师:考试题型为主客观结合,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计算分析题、综合题等。主观题需要考生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文字表达能力,对于零基础考生来说,答题难度较大。
- 合格要求
- 中级经济师:考试成绩实行 2 年为一个周期的滚动管理方法,应试人员须在连续的两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应试科目,每门课程满分是 140 分,只要考生达到 84 分即可及格。
- 中级会计师:参加中级会计师考试的人员,必须在连续的两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的考试,总分为 100 分,成绩大于等于 60 分即为合格。虽然合格分数线的设定相对较低,但因科目较多且难度较大,想要在两年内通过全部科目的考试并非易事。
不过,具体选择哪个考试还需结合个人的职业规划、兴趣爱好等因素。如果职业与财务无关,或需要快速取得中级职称用于积分落户等,那么中级经济师是较好的选择;如果有志于深耕会计领域,从事财务工作,那么中级会计师更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