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3+1+2” 选科模式中,以下几种组合通常被认为是不太推荐的:
- 物理 + 化学 + 生物:
- 学习难度:这是传统理科的 “三巨头” 组合,学习难度较高。每门学科都有其独特的知识体系和思维方式,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理解、掌握和练习。
- 竞争程度:选择该组合的学生通常理科成绩较好,竞争非常激烈。在新高考的赋分制下,成绩一般的学生选择这三科,可能会因为遇到众多理科学霸而在赋分中处于劣势。
- 历史 + 政治 + 地理:
- 专业选择:这是传统的文科组合,最大的缺点是专业选择受限。许多高校的专业对选科有要求,而这个组合可报考的专业范围相对较窄,在志愿填报时可能会面临较大的局限性。
- 竞争情况:选择该组合的人数较多,整体竞争激烈。且由于这三门学科主要以记忆为主,得高分不易,在高考中很难拉开差距。
- 物理 + 化学 + 历史:
- 竞争程度:这是一种偏理科的组合,由于其专业覆盖率较高,几乎所有专业都能报考,所以选择的人数较多,竞争度很大。无论是优生还是其他考生,都极有可能因为碰到太多强手而在高考中失利。
- 地理 + 生物 + 政治:
- 大学衔接:这三门课比较冷门,相关科目优秀教师在高中名校分布更为集中,容易撞上名校生,竞争激烈。而且该组合学习指向不明,难以分辨是偏文还是偏理,在大学学习中可能会面临衔接困难的问题。
- 物理 + 生物 + 政治:
- 学科关联:整体偏理科,但加入了文科的政治,政治与物理、生物的关联性不大,学生学起来难以形成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效果。文科思维和理科思维的差异较大,同时学习这几个学科,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干扰。
- 专业选择:选择物理虽能报考较多专业,但高校理工科专业大多倾向于物理 + 化学的组合,因此该组合在实际招生中能选择的专业也有较大限制。
- 历史 + 化学 + 生物:
- 学科关联:在 “3+1+2” 模式中,选择历史通常被默认为文科生,而化学和生物是纯理科科目,学科之间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差异较大,学生需要频繁切换学习模式,学习起来可能会比较吃力。
- 专业定位:这种组合使得学生在专业定位上较为模糊,无论是报考文科专业还是理科专业,都可能会因为学科组合的不匹配而面临一些限制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