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志愿填报规则发生了显著变化,主要涉及录取批次设置、志愿填报模式、选考科目要求等方面。以下是对这些变化的详细解读和填报指南。
2024新高考志愿填报规则
录取批次设置
- 本科提前批B段:公费师范生和免费医学定向生被放在本科提前批B段,实行平行志愿。
- 本科批:小语种、海洋运输等专业被放在本科批,实行平行志愿。
志愿填报模式
- 平行志愿批次数量调整:普通类每次最多可填报96个志愿,艺术类、体育类每次最多可填报70个志愿。
- 志愿单位变化:志愿填报具体到某个学校的某个专业,以“专业(类)+学校”为单位,即1个“专业(类)+学校”为1个志愿。
选考科目要求
考生选报专业时需要关注每个专业的选科要求,确保符合要求。
取消院校专业服从调剂
“专业(类)+学校”的填报模式取消了专业调剂,考生不必担心被调剂的风险。
2024新高考志愿填报流程
网上填报
考生需在指定网页登录,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后进入系统,阅读考生须知,选择批次填报志愿,检查核对无误后保存志愿信息。
填报时间
填报本科志愿的时间通常在高考成绩公布后的一周左右,填报专科志愿的时间通常在高考成绩公布后的一个月左右。
2024新高考志愿填报技巧
重视第一志愿
第一志愿的考生人数足够时,招生院校就不会再要其他志愿的考生。
合理设置志愿梯度
考生应根据自身情况,合理设置“冲稳保”的志愿梯度,确保志愿填报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服从调剂要慎重
虽然取消了对院校的专业服从调剂,但考生仍需慎重选择是否服从调剂,特别是成绩较低或竞争力较差的考生。
2024新高考政策变化
考试科目变化
改革后实行“3+1+2”模式,即语文、数学、外语(不分文理)三门统考科目,加上首选科目(物理或历史)和再选科目(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中选择两门)。
成绩构成变化
高考文化总成绩由全国统考科目成绩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选考科目成绩组成,满分750分。
2024年高考志愿填报规则的变化主要涉及录取批次设置、志愿填报模式、选考科目要求等方面。考生需要了解这些变化,合理安排志愿填报顺序,重视第一志愿,合理设置志愿梯度,并根据自身情况慎重选择是否服从调剂。同时,考生应关注考试科目和成绩构成的变化,确保志愿填报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