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报名时填写学校相关信息需要谨慎、准确,以下是一些填写说明和注意事项:
高考报名阶段
- 毕业学校:应届生填写就读的高中学校名称;往届生填写高中毕业学校名称,以毕业证书上的学校为准。如果是以同等学力报考,填写 “同等学力报考”;外省学校毕业的,填写 “外省中学”。
- 联系地址和邮编:填写能确保收到录取通知书的地址和对应的邮政编码。如果家庭地址稳定且能接收邮件,可填家庭地址;若在学校有固定收件点,也可填学校地址。
高考志愿填报阶段
- 研究院校信息:
- 了解院校层次:明确不同院校的实力和特色,如 “双一流” 高校、“985”“211” 高校在教学资源、科研实力等方面有优势;综合性大学学科门类齐全;理工类、师范类、财经类等专业性大学在各自领域有深厚积淀。
- 考虑院校地理位置:思考自己是倾向于在本省就读,还是到沿海城市、一线城市或其他地区的高校,不同地区的高校在实习就业机会、文化氛围等方面有所不同。
- 查看招生计划:仔细查看各高校在本省的招生专业、人数及招生批次、招生代码、选考科目要求等信息,确保自己符合报考条件。这些信息通常会在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编印的招生专业目录或高校招生网站上公布。
- 依据成绩和位次定位:参考自己的高考成绩和位次,结合高校往年在本省的录取分数线和位次,合理定位报考院校。可以采用 “冲、稳、保” 的策略,选择几所略高于自己成绩的院校 “冲一冲”,与自己成绩相当的院校 “稳一稳”,低于自己成绩的院校 “保一保”,确保有学可上。
- 注意志愿顺序:如果是平行志愿,虽然投档时遵循 “分数优先、遵循志愿” 的原则,但考生所填报的多个平行志愿仍有自然顺序,要把最想去的院校放在前面。
- 填写具体信息:在志愿填报系统中,按照要求依次填写院校代码、专业组代码(如适用)、专业代码等信息。可以直接填写代码,也可通过下拉菜单选择。同时,选择是否服从专业组内调剂。
在整个高考报名和志愿填报过程中,要认真核对所填信息,确保准确无误,如有疑问,及时向老师、招生考试机构或高校招生办公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