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25年高考报名,综合各省政策要求,整理核心信息如下:
一、基本报名条件
- 身份与守法要求
- 遵守宪法和法律,无犯罪记录或考试违规停考处罚。
- 身体状况符合高校招生体检标准。
- 学历与学籍要求
- 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普通高中、中职等)毕业或具备同等学力(需提供初中毕业证或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合格证明)。
- 应届生须在学籍地报名;往届生/社会考生需回户籍地报名,部分省份允许学籍地报考(如广东)。
- 户籍要求
- 本省户籍考生原则上在户籍地报名,部分省份允许异地报名(如浙江需审批)。
- 随迁子女需满足学籍、实际就读及父母社保/纳税等条件(如福建要求3年连续就读+父母3年社保,江苏需合法稳定职业和住所)。
- 特殊群体
- 外国侨民需持《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
- 港澳台考生可凭居住证或通行证报名。
二、禁止报名情形
以下人员不得报名高考:
- 高校在校生或保留入学资格者;
- 高中非应届在校生(少年班等特例除外);
- 曾违规报考的应届毕业生;
- 处于刑事处罚或停考期人员;
- 不符合当地政策的其他人员。
三、报名流程(以典型省份为例)
- 网上申请
- 时间:多数省份集中在2024年10-11月(如北京10月25-28日,福建10月9日启动)。
- 入口:各省教育考试院官网(如江西、安徽等)。
- 资格审核与材料提交
- 需提供身份证、户口簿、学籍/毕业证明、社保记录(随迁子女)等原件及复印件。
- 特殊考生(如残疾考生)需额外申请合理便利。
- 信息采集与缴费
- 现场采集身份证信息及照片,审核通过后在线缴费(逾期视为放弃)。
- 艺术类/体育类考生需同步完成专业考试报名。
- 确认与志愿申报
- 网上填报个人信息并签署诚信承诺书,部分专项计划需单独申报(如国家专项、高校专项)。
四、注意事项
- 时间节点
- 关注本省截止日期(如福建10月9日启动,北京10月25日开放)。
- 补报名仅限非艺术、体育类考生,通常在次年2月(如广东)。
- 材料准备
- 身份证有效期需覆盖2025年6月9日后。
- 户籍迁移或学籍变动需提前开具证明(如《学籍户籍审核表》)。
- 特殊类型考生
- 保送生、体育单招等需额外提交资格证明(如比赛获奖证书、高校推荐信)。
- 艺术类考生需通过省统考方可参加校考。
五、常见问题
- 异地报名:需提前审批,公安/军校类仅限户籍地报考。
- 学籍与户籍分离:应届生可在学籍地报名,往届生回户籍地。
- 同等学力认定:需提供初中毕业证或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合格证明。
建议考生以本省教育考试院最新通知为准,提前准备材料并关注时间节点。如需进一步细节,可参考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