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写生的观察点主要包括光线和阴影、远近和透视、季节和天气、反射和折射、色彩对比等,以及整体观察习惯和色彩关系的把握。
色彩写生的关键观察点
光线和阴影
- 观察阳光的角度和位置,注意景物上的明暗部分和阴影的形成。明亮的阳光下,颜色更鲜艳和饱和;阴影中,颜色则可能更暗淡和偏冷。
远近和透视
- 注意景物的远近关系对色彩表现的影响。远处的物体通常颜色较淡,细节模糊;近处的物体则颜色更饱和和清晰。
季节和天气
- 季节和天气条件对色彩有重要影响。如春天的新绿色,秋天的暖色调和红叶等。
反射和折射
- 水面、湖泊或雪地等表面的反射和折射效应会影响色彩。观察这些表面上的反射和折射效果,增加画面的层次和真实感。
色彩对比
- 注意观察景物中的色彩对比,包括冷暖对比、色相对比等,以增加画面的视觉冲击力。
正确的观察方法
整体观察:学会整体观察,加强整体观念,概括取舍,突出调子的表现,处理好虚实关系。
- 同时看到描绘对象全部。
- 联系着看(看光源、看基本色、看环境、看前后空间层次等)。
- 对比着看(比色相、比明度、比纯度、比冷暖、虚实等)。
- 眯着眼看,轻视看细节的清晰度,使色彩与形体概括、整块。
- 重视第一印象,通过第一感觉,迅速确认总体调子的倾向、黑白灰色块的分布构成等。
色彩关系的把握:分清哪些色彩是暗的、亮的还是灰的,同时也要注意冷暖色的区分。
色彩写生观察点
观察点 | 描述 | 影响因素 | 应用技巧 |
---|---|---|---|
光线和阴影 | 观察阳光的角度和强度,以及明暗部分和阴影的形成 | 光线的角度、强度,时间(清晨、上午、下午、傍晚) | 在明亮阳光下色彩更鲜艳,阴影中颜色暗淡并带冷色调 |
远近和透视 | 观察景物的远近关系对色彩表现的影响 | 景物的距离,大气透视 | 远近不同,色彩呈现有所差异,需根据透视原理调整色彩 |
固有色与光色 | 观察物体固有色的保留情况,以及光色对物体色彩的影响 | 光线的冷暖,物体与光线的夹角 | 固有色与光色相结合,夹角影响饱和度 |
冷暖变化 | 观察物体受光部和暗部的冷暖色彩变化 | 光源色,物体色彩冷暖属性 | 受光部冷则暗部暖,反之亦然 |
光线对色彩写生的影响
时间段 | 光线特点 | 色调表现 | 对色彩写生的影响 |
---|---|---|---|
清晨日出前 | 偏冷的紫灰调子 | 整体色调偏冷 | 需注重冷色调的运用,表现清晨的宁静氛围 |
上午 | 色调明度对比强 | 事物固有色明显 | 注意明暗对比,突出事物的形态和质感 |
下午 | 色调偏暖 | 整体色调和谐 | 运用暖色调,表现下午的温暖氛围 |
傍晚 | 笼罩于暖色调中 | 固有色几乎消失 | 强调暖色调,营造整体和谐的画面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