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质量指标包括什么
药品质量包含以下内容:
药品标准体系
国家药品标准: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药品注册标准、核准标准等,具有不低于国家药品标准的法律效力。
企业药品标准:包括企业内控标准,虽非法定标准,但企业需确保药品在整个生命周期内都符合质量要求。
药品标准质量要求
《中国药典》基本要求:
性状:外观、溶解度、物理常数等。
鉴别:通过化学、光谱、色谱、生物学方法等进行鉴别。
检查:包括限量检查法、特性检查法、生物检查法等。
含量或效价测定:通过化学分析、仪器分析、生物活性测定等方法进行含量或效价测定。
附加事项:包括规格、贮藏条件等。
药品质量保证
药品质量研究:
创新药质量研究:包括结构确证、分析方法建立与验证、稳定性考察等。
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包括安全性评价、有效性评价等。
药品质量检验分类:
监督抽检:由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进行的质量抽检。
评价抽检:由企业或第三方机构进行的质量评价性抽检。
检验程序:包括抽样、检验、报告等步骤。
体内药物检测:包括生物样品种类(如血液、尿液等)和生物样品测定方法(如免疫分析法、色谱分析法等)。
药品质量标准的属性
时限性:新版药品标准的实施,原质量标准自动废止。
局限性:包括地域性标准(如欧洲药典、世界卫生组织药品标准等)和国家标准,企业标准包括出厂(放行)标准和货架期标准。
最低标准性:药品质量标准是判断药品合格与否的最低门槛,是保障药品质量的基础防线。
这些内容共同构成了药品质量的完整框架,从标准制定到质量检验,再到质量保证,确保药品在整个生命周期内都符合既定的质量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