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老区高考有照顾政策
革命老区高考存在相应的照顾政策,主要通过专项招生计划和直接加分两种方式实施,同时还有贫困助学等方面的优惠,具体如下:
定向招生计划
重点高校安排专项名额招收边远、贫困、民族地区的优秀农村学生,确保革命老区学生有平等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
直接加分项目
不同身份的考生加分情况和所需证明材料不同,以下是一些常见情况:
烈士子女
- 加分情况:一般可加20分。如2023年甘肃规定烈士子女录取时文化课加20分;广东规定烈士子女加20分。
- 证明材料:通常需《革命烈士证明书》和县级民政部门的证明。
退役军人
- 加分情况: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加10分;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以上或被战区(原大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可以加20分。如2023年甘肃规定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录取时文化课加10分,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含)以上或被大军区(含)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录取时文化课加20分;广东规定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和在服役期间荣立个人二等功以上或被大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加5分。
- 证明材料:201X年12月前入伍的自主就业退役士兵须提交退役士兵证件和户口所在地退伍安置部门出具的证明;201X年12月后入伍的须提交退役士兵证件;荣立二等功(含)以上或被大军区(含)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需《立功受奖证书》及退役军人证件。
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
- 加分情况:一般加5分。如2023年甘肃规定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录取时文化课加5分;广东规定三侨生(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加5分。
- 证明材料:省外侨办出具的《河南省归侨侨眷证明信》或省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出具的证明。
少数民族考生
- 加分情况:根据当地政策享受分值优惠。如2023年甘肃对报考汉语言授课的普通高等学校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甘南藏族自治州、临夏回族自治州以及天祝藏族自治县等“两州五县”)的聚居少数民族考生与长居汉族考生,录取时文化课加20分;非“两州五县”民族乡(镇)的少数民族考生,报考省属院校理工、文史类专业,录取时文化课加10分。
- 证明材料:考生本人的身份证及户口簿。
贫困地区考生
- 加分情况:建档立卡学生可获加分,具体标准由省级规定。
贫困助学优惠
针对家庭经济困难的考生,国家实施了一系列贫困助学政策,包括提供助学金、奖学金、助学**等,以帮助经济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高中学业并参加高考。
其他特殊群体照顾
军人子女
- 优先录取:平时荣获二等功或者战时荣获三等功以上奖励军人的子女,一至四级残疾军人的子女,因公牺牲军人的子女,驻国家确定的三类以上艰苦边远地区和西藏自治区,解放军总部划定的二类以上岛屿工作累计满20年军人的子女等参加全国统考录取并达到有关高校投档要求的,应予以优先录取。
- 证明材料:因公牺牲军人的子女须提交《革命军人因公牺牲证明书》和县级民政部门的证明;一至四级残疾军人的子女须提交《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军人证》和县级民政部门的证明;其他符合条件的军人子女须提交部队师以上政治机关的证明及现役军人证件。
公安相关人员子女
公安烈士、公安英模和因公牺牲、一级至四级因公伤残公安民警子女报考普通高校,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公安英烈和因公牺牲伤残公安民警子女教育优待工作的通知》的有关规定执行。证明材料需省公安厅出具。
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人员及其子女
参加全国统考录取的,按照《关于做好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人员及其子女教育优待工作的通知》及相关省份的通知执行。
5A级青年志愿者
经共青团中央青年志愿者守信联合激励系统认定,获得5A级青年志愿者的,在与其他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需要注意的是,加分政策具有地域差异,需以考生所在省份教育考试院发布的细则为准。申请加分需提供证明材料,经省级招生办审核、高校公示后方能生效,未公示或不符合条件的考生加分无效。同时,高中阶段政策可能调整,建议考生关注教育部官网或省级教育考试院通知,避免因政策变动影响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