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最新新高考政策主要涉及全国范围,以下是综合整理的核心内容:
一、全国新高考改革推进
-
新增改革省份
黑龙江、吉林、安徽、江西、贵州、广西、甘肃7个省份成为第四批新高考改革试点,截至2024年,全国共有21个省份实施新高考。
-
“3+1+2”模式全面实施
-
3门统考科目 :语文、数学、外语(含英语、俄语等6种语种选择);
-
1门首选科目 :物理或历史(原始分计入总成绩);
-
2门再选科目 :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中选2门(等级分计入总成绩);
-
总分计算 :总成绩750分,其中统考科目450分,选考科目300分。
-
二、高校招生方式调整
-
多元化录取机制
部分高校通过“三位一体”综合评价、高校专项计划、强基计划等多元化方式录取,减少对单一分数的依赖。
-
专业选考要求变化
-
理工农医类专业普遍实行“物化绑定”(物理+化学),部分高校新增生物、历史等科目要求;
-
文科生可报考专业范围扩大,但部分高校(如985/211高校)仍偏好理工科考生。
-
三、其他重要调整
-
高考报名人数增加
2024年全国报名人数1342万,预计2025年因人口增长和复读生增多进一步增加。
-
海南高考政策优化
-
户籍与人才落户 :本省户籍考生或符合条件的引进人才可免批本科批次,仅限民办本科及高职;
-
年龄限制放宽 :本科及研究生学历要求年龄从40周岁降至50周岁,双一流大学硕士研究生放宽至60周岁。
-
四、其他省份动态
-
江苏 :港澳台籍考生可用居住证报名,外国人持永久居留证可参加考试;
-
四川 :2025年高考时间提前至6月7日,少数民族语言授课学生需额外参加民族语文科目考试。
以上政策反映了新高考在促进教育公平、优化专业结构、探索多元化录取等方面的探索,考生需结合自身情况选择科目与志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