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政策在多个方面进行了重要调整,主要变化如下:
一、选科模式改革
-
"3+1+2"模式全面实施
全国31个省份推行"3+1+2"选科模式,学生需从3门全国统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中选1门首选科目,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中选2门再选科目,科目组合更加灵活。
-
物理与化学绑定
理工农医类专业仍要求"物化绑定",但部分高校新增了物化生组合选项,缓解了考生选科压力。
二、录取方式多元化
-
综合评价体系完善
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通过"三位一体"(综合评价)、"强基计划"、专项计划等多元化录取方式,降低对单一分数的依赖。
-
部分高校取消复读生招生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国防科技大学等高校明确只招收应届生,部分文科专业(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部分专业)完全不招文科生。
三、考试内容与防作弊升级
-
增加实践应用题目
考试内容调整后,部分科目(如物理、化学)增加了实验操作或应用题,注重学生综合能力。
-
防作弊技术升级
各地启用人工智能巡考、智能安检门等设备,提升考场安全性。
四、其他重要调整
-
艺术类招生改革
-
高水平运动队报考条件收紧(需国家级运动员称号及赛事成绩);
-
高水平艺术团由高校从在校生中选拔,省级统考成绩占比调整为40%。
-
-
志愿填报调整
部分批次平行志愿数量增加,本科一批志愿由6个增至12个,艺术类志愿分为优师专项段、统考段等。
五、政策影响
-
对考生的影响 :选科灵活性提高,但需提前规划志愿;竞争压力向专业倾斜,建议结合就业前景选科;
-
对高校的影响 :招生策略多元化,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新需求。
以上变化体现了高考政策从"以分数为中心"向"以能力为导向"的转型,考生需关注政策细则,合理规划备考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