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四要素图式”是美国文论学家M.H.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中提出的一个重要理论框架。这个图式包含四个要素:世界、艺术家、作品和读者
1. 世界(World)
世界指的是艺术活动所反映和表现的客观社会生活以及自然界。它是艺术创造主体(艺术家)所关照的主要对象,包括自然万物、社会的历史与现实,以及宗教信仰意义上的超验世界
2. 艺术家(Artist)
艺术家是艺术创作的主体,是专门从事艺术生产这一特殊精神生产的人。艺术家通过各艺术种类的独特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段,将其所体验的世界转化成艺术作品
- 敏锐的感受、丰富的情感和生动的想象力
- 卓越的创造能力和鲜明的创作个性
- 专门的艺术技能和技巧
3. 作品(Work)
作品是艺术产品本身,是艺术家通过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段创造出来的结果。作品承载了艺术家对世界的感悟,并将其呈现给读者
4. 读者(Reader/Viewer)
读者是艺术的欣赏者,是艺术的二次创作。读者在欣赏作品的与艺术家进行对话,因为艺术创作者在创作中常常会考虑读者的接受问题
艺术四要素图式的应用
艾布拉姆斯认为,任何艺术理论都会考虑这四个要素,但几乎所有的理论都倾向于偏重某一个要素。艺术理论可以分为四个主要范畴
- 1.模仿论:关注作品与世界的关系,强调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
- 2.表现论:关注作品与艺术家的关系,强调艺术是艺术家内心世界的表达。
- 3.形式论:关注作品本身的形式和结构,强调艺术作品自身的独立性和美学价值。
- 4.接受论:关注作品与读者的关系,强调艺术作品在读者心中的接受和解读。
总结
艺术四要素图式提供了一个全面的框架,用于分析艺术活动的各个方面。这个图式不仅帮助我们理解艺术作品是如何产生的,还帮助我们理解艺术作品在社会、文化和个人层面上的影响。通过这个图式,我们可以更深入地探讨艺术创作、艺术作品和艺术欣赏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