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考报名表中“个人简历”一栏的填写需确保信息真实、完整且格式规范,以下是具体填写指南:
一、基本信息
- 姓名/性别/出生日期:与身份证完全一致,出生日期按公历格式(如
2000.01.01
)。 - 民族/籍贯/政治面貌:如实填写,籍贯具体到县/市(如“河南省郑州市”)。
- 联系方式:提供常用手机号及邮箱,确保报名期间可联系。
二、教育背景
- 填写范围:一般从大学阶段开始(部分省份如陕西要求从高中填起),按时间顺序衔接,精确到月份。
- 格式示例:
2010.09--2014.06 某大学某专业本科学习
。 - 学历信息:注明学校全称、专业名称、学历层次(如“本科/学士”),应届生需标注预计毕业时间。
三、工作经历
- 填写原则:
- 按“起始年月--结束年月”连续填写,无空档期(如待业需注明
2014.06--2014.09 待业
)。 - 工作单位及职务需具体(如“某市某区财政局科员”)。
- 按“起始年月--结束年月”连续填写,无空档期(如待业需注明
- 基层经历:若为“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人员,需注明服务起止时间、地点及考核结果。
- 实习/兼职:6个月以上实习可选择性填写,但与岗位无关的经历建议简略。
四、格式要求
- 时间格式:年份用四位数字,月份用两位,中间用“.”分隔(如
2015.09--2019.06
)。 - 内容衔接:各阶段经历需连贯,避免断档(短期待业可酌情省略,但需合理说明)。
五、特殊情况处理
- 基层服务人员:在简历中标注服务性质、起止时间及考核结果。
- 应届毕业生:教育经历注明“在读”或预计毕业时间,工作经历可填写“无”。
- 专业不符:在备注栏补充与报考职位相关的主干课程名称,并提交教务证明。
六、注意事项
- 真实性:所有信息需与档案一致,工作经历可能被考察(如原单位评语影响政审)。
- 简洁性:重点突出与报考职位相关的经历,避免冗长。
- 材料上传:身份证、学历证书等扫描件需清晰,按系统要求命名。
填写示例:
textCopy Code
2018.09--2022.06 某大学法学专业本科学习 2022.06--2022.09 待业 2022.09--2024.08 某县司法局科员(基层服务项目人员,服务期满考核合格)
(参考)
请根据报考省份的具体要求调整格式,提交前务必核对信息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