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保系统数据共享
民政部门按月将低保对象名单输入医保信息管理系统,当低保户住院时,系统会自动识别其身份并生成医疗费用分摊信息。目前全国大部分地区已实现医保与民政部门的数据实时共享,每月至少更新一次信息。 -
医疗机构主动反馈
低保户在办理住院手续时需提交《低保证》等材料,医院会将住院信息同步至医保系统,民政部门通过系统监控可实时获取住院动态。若未实现"一站式"结算,民政部门会要求申请人提供住院通知书等材料进行人工核验。 -
动态监测与主动排查
民政部门通过建立低收入人口信息台账,结合医保、乡村振兴等部门数据按月推送信息,对突发困难家庭实施主动监测。例如通道县通过数据比对发现低保户肺癌住院病例后,及时启动临时救助程序。 -
定期核查机制
基层民政工作人员会定期入户核查低保家庭情况,重点关注医疗支出等变化,同步更新系统数据。对于住院治疗超过一定期限的低保户,还会进行专项复核。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2024年11月国家医保局、民政部最新规定,2024年底前将全面建立医疗救助对象信息共享机制,确保救助对象身份变动、医疗费用等信息实时互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