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训核心收获
-
理论实践结合能力提升
通过电路连接、故障排查等实操,将课堂上的电路原理转化为实际技能,深刻理解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的道理。例如,在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调试中,通过反复验证接线逻辑,掌握了继电器与接触器的协同工作原理。 -
安全意识强化
实训中严格遵守"停电操作、验电防护"等规范,学习到触电急救方法(如心肺复苏)和灭火器使用,认识到安全是电工工作的生命线。某同学因未佩戴绝缘手套导致模拟触电体验,更强化了安全防护意识。 -
工具与技能掌握
- 熟练使用剥线钳、万用表等工具,能精准完成导线绞接、焊接等工艺
- 掌握照明电路、电动机控制电路的安装流程,独立完成日光灯、按钮开关等元件布局
- 学会使用示波器检测电路波形,分析参数异常问题
-
团队协作能力
在配电盘组装项目中,与组员分工完成布线、校验、通电测试,体会到沟通效率对项目进度的影响。某小组通过制定"任务清单+进度看板",将原本4小时的任务缩短至2.5小时。
二、典型实训案例
-
案例1:电机故障排查
某小组在调试三相异步电机时发现异常抖动,通过绝缘电阻测试定位到绕组短路,最终采用分段检测法修复故障,耗时比预期缩短30%。 -
案例2:智能照明系统设计
结合PLC编程实现声光控开关,从电路设计到程序调试耗时一周,最终实现光照强度自动调节功能,获评优秀实训项目。
三、改进建议
-
深化理论教学
建议增加《电机与拖动基础》《PLC编程应用》等课程的实训前导学习,减少实操中的理论障碍。 -
优化设备配置
部分实验室的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等设备老化,影响检测精度,需及时更新换代。 -
引入项目制考核
将传统笔试改为"电路设计-实物制作-答辩验收"的综合评价模式,更全面考察综合能力。
四、行业展望
随着智能电网、新能源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工技术正朝着数字化、自动化方向演进。掌握工业物联网(IIoT)技术、掌握PLC与SCADA系统集成,将成为未来电工的核心竞争力。建议持续学习《工业机器人编程》《电力电子技术》等前沿知识。
总结:本次实训累计完成30余项实操任务,安全操作零事故,团队协作效率提升40%。未来将秉持"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的态度,在电工领域深耕细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