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中级会计证从事会计年限的计算方法
中级会计证报考的会计工作年限是指报考人员取得规定学历前后从事会计工作时间的总和,截止日期为考试报名年度当年年底前,如2025年中级会计考试的工作年限计算截止日期为2025年12月31日。以下分不同情况介绍其计算方式:
是否要求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要求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省份
工作年限从取得会计证的时候开始计算,是报考人员获得学历从事会计工作时间前后的总和。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后参加非全日制学习者的工作年限连续计算,全日制学习者的需要扣除学习时间。
- 全日制专科毕业人员:例如,在2015年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2017年取得毕业证书,工作年限从2017年开始算起,再加5年,即可以在2022年参加中级会计考试。
- 非全日制专科毕业人员:按所取得的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时间开始计算。例如,2015年获得了会计证书,2017年获得了非全日制大专学历,从2015年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之日起加5年,报考时间是2020年。
不要求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情况
工作年限是指报考人员获得规定学历之前和之后的从事会计工作时间的总和,在校学生利用兼职打工学习等不视为正式会计工作,相应时间不计入会计工作年限。
不同学历情况
非全日制学历
如果考生持有的是非全日制学历,如自考、成人高考等获得的学历,工作年限从其取得学历证书的日期开始计算。例如,考生在2022年取得非全日制本科学历,到2025年,其工作年限就是3年。需要注意,在校期间利用业余时间勤工助学,这段时间不视为正式从事会计工作,不计入总工作年限。
全日制学历
- 单一全日制学历:工作年限从毕业证书上的毕业时间开始计算。比如大学专科学历,需从事会计工作满5年;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需从事会计工作满4年等。例如,2020年全日制大专毕业,那么到2025年满足报考中级会计的工作年限要求。
- 既有全日制学历又有非全日制学历:其会计工作年限从最高全日制学历的毕业日期开始计算。
特殊情况说明
- 在校生勤工助学: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助学不视为正式从事会计工作,相应时间不计入会计工作年限。
- 参加全日制高一层次学历学习:参加全日制高一层次学历学习(指脱产学习)并取得国家承认正规学历毕业后,前一学历毕业后从事会计工作的年限与后一学历毕业后从事会计工作的年限相加,即为从事会计工作年限的总和。
- 在职人员考取研究生:在职人员考取国内硕士生,学习期间计算会计工作时间;在职人员出国攻读硕士学位的研究生,获得硕士学位回国工作后,规定的学习年限内也计算会计工作时间。高等学校毕业后继续考取研究生的人员,其在校学习期间不计算会计工作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