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个十年(1917-1927年) :
- 第二个十年(1928-1937年) :
- 左翼文学时期 :这一时期以革命文学运动为标志,左翼作家群体开始崛起,重要作家有鲁迅、茅盾、巴金、老舍、沈从文、曹禺等。
- 第三个十年(1938-1949年) :
- 抗战与两个地区文学时期 :这一时期以抗战爆发为开端,形成了全国规模的抗战文艺运动。由于政治变化,文学分为国统区和解放区,不同地区的文学创作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风格。
中国现代文学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五四文学时期(1917-1927) : 时间 :1917年至1927年 左翼文学时期(1928-1937) : 时间 :1928年至1937年 特点 :这一时期以左翼文学运动为标志,现代文学从艺术形式到思想内容都发生了深刻变化。 抗战与两个地区文学时期(1938-1949) : 时间 :1938年至1949年 特点
开元、元和、元佑文学史上的三元说是指 开元、元和、元佑 三个阶段。 开元 :指唐玄宗开元十五年左右,这是盛唐诗歌形成的标志。盛唐诗歌的特点是声律与风骨兼备,代表诗人有李白、杜甫等。 元和 :指中唐时期,以白居易、元稹、韩愈、孟郊等人为代表,这一时期的诗歌出现了很多变化,对后来的宋诗产生了深远影响。 元佑 :指北宋的元佑时期,以苏轼、黄庭坚等人为代表,这一时期的诗歌创作达到了高峰
文学典型的发展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17世纪以前的类型说 : 在这一阶段,西方的典型观基本上是类型说,强调典型的普遍性和类型性。这一时期的文学理论主要关注文学作品的分类和共性,而非个性表达。 18世纪后的个性典型观 : 18世纪以后,文学开始由重视共性转变为重视个性,形成了个性典型观占主导的时期。这一时期的文学理论开始关注文学作品的独特性和个性表达,强调作者的个人风格和情感。
文学鉴赏的四个阶段如下: 预期 :在开始鉴赏之前,读者会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和审美期待对作品形成一个预期。这个预期会影响读者在鉴赏过程中的感受和解读。 感知 :读者通过视觉和听觉等感官去感受作品的文字、语言、节奏、韵律等元素,形成对作品的基本印象。 领悟 :在感知的基础上,读者会进一步理解作品的主题、情感、思想内涵以及艺术特色,通过联想、想象等思维活动,深入体会作品的意境和美学价值。 余兴
文学接受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文学接受的发生阶段 : 文学接受的发生阶段主要涉及读者对文本的阅读。 文学接受的发展阶段 : 在发展阶段,读者以自己的期待视野为基础,对作品中的文本符号进行赋予个性色彩的解读与填空、交流与对话。这一过程使文学作品由“第一文本”转化为“第二文本”,并由现实的读者实现文学接受。这一阶段包括填空、对话与兴味等过程。 文学接受的高潮阶段 :
现代文学30年,通常 分为三个阶段 ,具体如下: 开拓期(1917-1927) :这是所谓现代文学的"第一个十年",标志着中国现代文学的起始。 丰收期(1927-1937) :这是所谓现代文学的"第二个十年",这个时期显著的特征是左翼文学、民族主义文学、海派文学等文学流派纷纷出现,形成了多元化的文学格局。 转折期(1937-1947) :这是所谓现代文学的"第三个十年"
西方文学发展史可以大致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古希腊文学 : 史诗时期 :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5世纪,以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为代表。 戏剧时期 :公元前5世纪-公元前4世纪,包括悲剧和喜剧,代表作家有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德斯和亚里士多芬等。 哲学时期 :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4世纪,哲学家如泰勒斯、毕达哥拉斯、赫拉克利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伊壁鸠鲁等。 古罗马文学
比较文学的学科发展形成三个阶段的原因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学术文化背景和问题的变化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日益频繁,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和问题也随之发生变化。早期的比较文学主要关注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而中期的比较文学则更加注重文化之间的共通性和联系,晚期的比较文学则更加注重跨文化交流和融合,强调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 学术切入点的演进
立意、选材、文字文章的三要素通常包括以下三个: 立意 :也称为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主旨,是文章要表达的核心意思。 选材 :指的是写文章所采用的材料,包括事实、数据、事例、引用等。 文字 :指的是文章的语言表达,包括词汇、语法、句式等。好的文字能够使文章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综上所述,文章的三要素是 立意、选材、文字 ,它们共同构成了文章的基本框架和表达内容
文学阅读的四个基本要素包括: 读者 :文学阅读的主体,是参与文学接受和再创造活动的个人。读者通过阅读文学文本,运用自己的审美经验和理解能力,对作品进行解读和评价。 语境 :指读者在阅读文学文本时所处的具体环境和背景,包括个体语境和社会语境。语境对读者的理解和解读具有重要影响,不同的语境可能会导致不同的阅读体验和解读结果。 文学文本 :是文学阅读的对象,是作家通过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