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25年最新政策规定,所有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均需在全国会计人员统一服务管理平台进行信息采集,具体要求如下:
一、信息采集的必要性
-
政策强制要求
会计人员信息采集是会计从业资格证取消后的新制度要求,用于建立全国统一的会计人员信息库,作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职称评审等后续管理的基础。
-
功能作用
信息采集后,系统将记录工作经历、教育背景等,为会计人员诚信建设、职业发展等提供数据支持。
二、信息采集的适用范围
-
必须采集的人员
-
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无论是否持有会计证);
-
持有初级、中级、高级、正高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
-
会计机构负责人、总会计师等特定岗位人员。
-
-
特殊说明
- 未取得会计证但实际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需主动采集。
三、信息采集的流程与材料
-
采集流程
- 登录全国会计人员统一服务管理平台,完成实名认证后,按要求填写个人信息、工作经历、教育背景等材料,经审核通过后完成采集。
-
所需材料
-
基础信息材料(身份证、学历证明等);
-
工作经历材料(劳动合同、单位证明等);
-
学历学位证明。
-
四、不采集的后果
若未按要求完成信息采集,将无法:
-
参加全国/省级会计人员管理系统;
-
进行继续教育登记;
-
报名中级/高级会计师考试;
-
享受职称评审等政策优惠。
五、信息采集的时效性
-
首次采集 :需在2025年1月21日前完成;
-
信息更新 :若工作单位、联系方式等发生变化,需在30日内办理变更。
信息采集是会计人员的法定义务,建议尽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