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能源学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84年6月成立的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其前身为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煤炭行业干部培训机构,主要承担煤炭行业在职人员学历培养和干部培训任务。
发展阶段:
-
初期建设(1984-2000年)
- 1984年建院后,隶属山西省煤炭工业厅(1985-1998年隶属煤炭工业部),以专科教育为主,1985年首次招生。
- 1991年,山西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并入,增设安全培训职能;1993年,山西煤炭工业管理局环境监测中心站并入,保留原有职能。
- 2000年,经批准开展高职教育,逐步扩展学科领域。
-
转型与筹建(2009-2016年)
- 2009年,为适应山西煤炭行业转型需求,山西省政府决定在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基础上筹建山西煤炭学院。
- 2012年,新校区在山西省高校园区开工建设,占地620.15亩。
- 2013年,因国家综合能源基地建设需要,筹建中的山西煤炭学院更名为山西能源学院。
- 2014年,学校以太原理工大学(能源学院)名义招收本科生,并搬迁至新校区。
- 2016年3月,教育部正式批准建立山西能源学院,成为省属公办本科院校。
-
发展现状(2016年至今)
- 学院拥有能源经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27个本科专业,形成能源动力、新能源等六大专业群。
- 2020年通过学士学位授权评审,2024年成为山西省应用型本科首批建设院校和全国“产教融合”试点院校。
- 校园总占地760余亩,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超1亿元,教职工512人,其中博士76人、高级职称教师99人。
文化传承:
学院秉承“立德强能,笃学善行”的校训,注重产教融合与实践教学,致力于培养能源领域应用型人才,服务山西经济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