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质量问题、价格虚高、售后难
家电下乡政策在推动农村消费升级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以下主要问题,需引起关注:
一、质量问题频发
-
山寨伪劣产品泛滥
部分商家以“家电下乡指定经销商”“政府补贴代办点”等名义,销售无合格证、通电无用的山寨货,如电视机花屏、冰箱不制冷、洗衣机漏水等。
-
三无产品混入
以旧换新活动被曝光为销售“三无”家电的温床,老年人因缺乏辨别能力易受欺骗。
二、价格虚高与补贴陷阱
-
商家抬高标价
部分商家在扣除补贴后仍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销售,利用消费者对补贴的期待获取暴利。
-
虚假补贴宣传
承诺购买即返还高额补贴,但事后以各种理由拖延或赖账,导致消费者支付高价后空手而归。
三、售后服务缺失
-
返修率居高不下
调查显示,家电下乡产品返修率高达12.5%,部分产品故障率远超正常水平。
-
**难度大
售后服务保证金退还流程繁琐,需多次跑腿提交材料,且部分商家拒绝承担责任。
四、其他潜在问题
-
渠道管理混乱
早期需通过层层经销商才能销售下乡产品,导致基层经销商利润微薄(部分产品单台亏损),甚至被迫销售非中标品牌。
-
宣传不足与消费者疑虑
政府对活动的宣传力度有限,部分农民对补贴产品的质量和限价合理性存疑,影响购买意愿。
建议与建议
-
加强监管 :相关部门需加大对销售渠道的稽查力度,严查虚假宣传和售假行为。
-
完善补贴机制 :简化补贴申领流程,提高补贴透明度,避免因手续繁琐阻碍消费者**。
-
提升消费者意识 :通过培训提高农民对家电产品的辨别能力,避免轻信“以旧换新”等话术。
(注:建议参考权威调查报告和政府公告,以获取最新政策动态和问题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