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考报名表中奖励和处分的填写要求,综合相关信息整理如下:
一、奖励填写规范
-
填写内容
-
奖励类型 :可填写高中时期获得的荣誉称号(如三好学生、模范团员、优秀学生干部)或学科竞赛奖项(如数学竞赛、物理竞赛获奖)。
-
具体要求 :需注明获奖时间、评奖机构、奖励名称及等级(如省级、市级),确保信息完整可核。
-
-
填写建议
-
优先填写级别高、影响广泛的奖励,如省级以上奖项,即使时间较久也可填写。
-
校级奖励可能不计入高考报名信息,需提前咨询所在学校确认。
-
二、处分填写规范
-
填写内容
-
仅填写高中期间受到的 纪律处分 (如考试作弊、旷课等),且需注意处分是否已记入档案。
-
需简要描述违规情况、处理结果及影响(如“因考试作弊受到学校通报批评”)。
-
-
填写原则
-
若无处分记录,直接填写“无”。
-
纪律处分需与高考报名直接相关(如高考期间违规),与日常行为无关。
-
三、注意事项
-
信息真实性
-
奖励需通过正式渠道获得,复印件需加盖评奖机构公章。
-
处分需有学校正式文件或档案记录。
-
-
格式要求
- 填写需清晰规范,若空间不足可适当简写,但关键信息(如获奖时间、机构名称)不可省略。
-
特殊情况处理
- 若奖励或处分涉及非高中阶段,需根据具体考试要求判断是否计入。
四、常见误区
-
无需填写 :部分考生认为高考报名表仅检查高中阶段表现,但实际部分省份要求完整呈现高中三年奖惩情况。
-
含非相关内容 :仅填写校级奖励或日常荣誉(如班级干部),可能影响审核通过率。
建议考生提前咨询所在学校招生办,确认具体填报要求,确保信息准确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