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方回填规范要求及措施如下:
一、土料要求
-
清洁度 :清除基坑内草皮、树根、淤泥等杂物,松土需先压实。
-
含水率 :控制在规范范围内,施工含水量与最优含水量差值≤±2%。
-
粒径限制 :最大粒径不得超过铺填厚度的2/3或3/4。
-
特殊土质处理 :
-
耕植土或松土需先压实;
-
软土地区可经换土、掺石灰等处理后使用。
-
二、基底处理
-
验收与防护 :清理基底积水、淤泥,修复地下防水层及保护层,结构强度达标后进行回填。
-
预留沉降空间 :填土高度超过底板标高时,预留3%的下沉高度。
三、施工工艺
-
分层铺填 :
-
每层厚度根据土质、压实系数及机具确定,通常为200-250mm;
-
阶梯形搭接,上下层错缝距离≥1m。
-
-
压实要求 :
-
采用振动碾、蛙式打夯机等设备,压实遍数根据土质调整(如蛙式打夯机每层3-4遍);
-
粘性土含水率需达到设计值,含水量超标时翻松晾晒或掺干土。
-
-
施工顺序 :
-
先填管沟、房心等内部结构,再回填外墙;
-
基础混凝土强度达标后方可回填。
-
四、质量检测
-
含水量检测 :手握成团、落地开花为合格标准;
-
密实度检测 :环刀取样,合格率≥90%,单点偏差≤0.08g/cm³;
-
压实系数 :一般不低于0.94(砂土、灰土等),特殊土质按设计要求执行。
五、注意事项
-
排水管理 :施工期间设置排水沟,防止地表水渗入;
-
夜间施工 :控制铺填厚度,避免汽车直接倒土;
-
成品保护 :覆盖未压实土方,防止污染。
六、规范依据
主要参考《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2002)及地方标准,如压实系数计算公式: $$ \omega_{op} = \frac{\rho_d}{\rho_{d\max}} $$
其中$\omega_{op}$为最优含水量,$\rho_d$为控制干密度,$\rho_{d\max}$为最大干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