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教育学时计算涉及不同职业领域的具体规则,以下是综合整理:
一、学时计算标准
-
总学时要求
专业技术人员每年需完成累计学时,通常不少于90学时,其中:
-
公需科目:不少于总学时的三分之一
-
专业科目:不少于总学时的三分之二
-
-
单日学时限制
-
面授培训:每天按8学时计算(即1学分)
-
网络培训:按实际学时计算,每年最多40学时
-
-
学时计算方式
-
集中培训 :按8学时/天折合成1学分
-
非集中培训 :按10学时折合成1学分
-
学历/学位教育 :考试合格后,每门课按15学时计算
-
课题研究 :国家级课题主创人员每年68-80学时,子课题人员52-70学时
-
二、特殊场景说明
-
科研与成果转化
-
发表学术论文(核心期刊60学时,SCI收录80学时)
-
获奖成果(国家级80学时,省级70学时等)
-
-
职业资格类
-
交通职业资格:每年12学时
-
银行业从业:每年90学时(含自学和面授)
-
-
教师类
-
省级及以上课题主研者每年20学时,地市级15学时
-
指导学生获奖可额外获得3-7学时
-
三、学时登记与管理
-
学时需通过指定平台(如中银协系统)登记
-
考核不合格不计入学时
-
多证人员需分别计算不同证书的学时
以上规则需结合具体行业主管部门的要求执行,建议定期咨询相关部门确认最新政策。